为什么债券收益率提高了,我的银行理财反而亏钱?
为什么债券收益率提高了,我的银行理财反而亏钱?
上周有一篇文章提到,最近银行理财产品亏损,是因为债券市场出现波动。很多人对此感到困惑:为什么债券收益率上升,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反而会下降?
曾经有人天真地认为,一种产品能带来更多的收益,就说明这是个好产品,那么与这个好产品相关的产品,收益也应该不错。但这种“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债券面前却并不成立。
债券收益率如何计算?
关于债券,有几个关键要素需要了解:面值、票面利率和期限。
- 面值是债券发行时的价格,通常为100元。
- 票面利率是合同或票面上标明的利率。
- 期限是债券票面上标明的到期日。
一旦债券发行,票面利率和期限通常是固定的(少数品种除外)。
购买债券相当于将资金借给国家或企业。如果中途需要资金,可以将债券在市场上出售。买卖就会产生价格变动,从而产生一个新的要素——债券收益率。
如果从债券发行第一天持有至到期,获得的债券收益率等于票面利率。但如果中途发生买卖,收益率就会有所不同。债券收益率的简单计算方式如下:
债券收益率 = 利息 / 债券价格
这个公式中有什么玄机?来看以下例子:
- 债券面值100元,发行时买入价格也是100元,票面利率3%,1年后到期,能拿到本息共103元,收益率为(103-100)/100=3%。
- 如果买入时价格跌至99元,票面利率还是3%,1年后到期仍能拿到103元,收益率为(103-99)/99=4.04%。
发现了吗?债券的价格是关键!更关键的是,这个要素位于分母位置。如果分母数字越大,得出的结果就越小。这就是为什么债券收益率与债券价格呈现负相关关系。
这里面隐藏的重要信息是,债券的票面本息是固定的,这意味着投资一笔债券,到期后能够拿回的金额是固定的。债券的价格,等于是为了得到这笔本息的成本。如果未来能拿到一样的本息,支付的价格成本越低,收益率肯定就越高。
由于债券的付息方式不同,计算到期收益率的公式也不一样,但原理是相同的,即债券的收益率走高,债券的价格走低, 债券收益率走高是由价格下跌引起的。
债券和银行理财产品的关系
当前,银行所提供的稳健理财产品普遍实行了净值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意味着产品的净值是依据其投资组合内各项资产的实时价值以及负债状况来动态计算的。
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提到,银行稳健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就是债券。因此,债券价格的下跌,会直接导致这些理财产品的净值下降,从而影响到投资者的收益,甚至造成亏损。反之,如果债券价格上升,理财产品的净值也会随之增加,为投资者带来盈利。今年上半年债券市场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大部分银行理财和纯债基金的投资者都享受到了债券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与债券价格成正相关,而债券价格又与债券的收益率呈现负相关性。等量交换后,既可以得出文章开篇的结论:银行理财收益率与债券收益率负相关。
当然,由于债券有利息打底,即便短期出现了亏损也不要紧,长期持有还是能够获得稳健收益的。
所以,下次看到新闻说,债券的收益率提高了,不要忙着高兴,先打开自己的理财产品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