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血压没超过这个值,不要频繁吃药,别自己吓自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只要血压没超过这个值,不要频繁吃药,别自己吓自己
引用
中华网
1.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50218/47986557.html
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血压问题,但不少人对自己的血压读数心存焦虑。网上流传的“血压超过120/80就该吃药”说法,让许多本无明显症状的健康个体开始大量依赖降压药。然而,医生们强调,这种简单粗暴的结论容易造成误导。事实上,不同年龄段、个体状况对血压的理想范围有不同标准。
血压值:不能一刀切的健康指标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并不意味着每个“高于120/80”的血压值都需要立即用药干预。正常血压范围因人而异,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药物治疗时,除了血压读数,还会考虑其他风险因素,如年龄、家族病史、伴随的慢性疾病等。例如,一位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即使偶尔血压稍高,但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和其他危险因素,通常无需立即服用降压药。而老年人的血压适当高一点,可能反而有益于身体血流的正常供应。
过早服药的隐患
不少人在看到血压稍高时,立即自行购药,认为“越早控制越好”。然而,这样的做法并非全然有益,有时反而会事与愿违。相关研究表明,过早服用降压药或者服用剂量过大,都有可能引发低血压,进而导致头晕、身体乏力等不良反应。除此之外,若是长期过度依赖药物,身体会慢慢适应药物的作用,使得身体对改善生活方式的反应变得迟钝。如此一来,患者很可能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为了达到相同的降压效果,不断增加药量。可真正对健康至关重要、需要改变的不良生活习惯,却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纠正。
如何科学地判断是否需要用药
医生判断是否需要用药,通常要结合多次血压测量结果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一次偶然的血压升高不能作为诊断高血压的依据,更不能因为某次测量结果超出“标准值”就惊慌失措。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测量血压,记录一周内的平均值。仅当患者血压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同时还存在心脏病、糖尿病等高危致病因素时,才会将药物治疗作为一种应对方案予以考虑。
热门推荐
黑神话悟空:杨戬为什么要暗中帮助孙悟空?英雄相惜还是另有所图
一按鼻子里面疼是怎么回事儿
一文读懂:鼻子检查的5种常见方法
火龙果的这些好处,你知道吗?
软考通过率如何?2025年上半年考生关注焦点
安防监控系统维护指南:从清洁到软件更新的全方位维护方案
浙江宁海:“十里红妆”演绎传统婚俗

金霉素兽药用途
商家隐瞒消费者知情权,应该如何处罚?
介质损耗测量原理与方法详解
英联杯决赛将对VAR进行改进 裁判必须向观众解释判罚结果
德甲创新裁判透明化:VAR判罚后裁判需向观众解释
懂手机的用户,为何不盲从120Hz高刷新率?这几个弊端要知道!
华为"人才强制外流"战略,任正非:你们是华为撒向世界的火种
氟化工小巨人PVDF:短暂繁荣后终归平静
道家“我命在我不在天”,修的是万物圆融的理想境界!
甲氨蝶呤是什么药,如何使用才安全?
一杯剩牛奶喝出败血症!注意:这种致命菌可能就藏在你家冰箱!专挑这些人下手——
“加强中非合作 促进非洲小农价值链发展”磋商会在长沙召开
数据加密:守护数字时代的隐私与安全
韩剧《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一部融合奇幻与爱情的视觉盛宴
魑魅魍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小鬼
2024年已过半, 房地产市场走势如何?
花露水是否对狗虱有效?
淘米水是什么肥料 淘米水怎么做肥料
智能助手:家中的小机器人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吃什么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被称为“阳光维生素”,可你知道维生素D的危害吗?
汽车蓝牙开启及连接手机教程:步骤与注意事项
电箱款吉他和电吉他的区别与选择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