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用药全解析:临床选择与用药注意事项,速速收藏!
甲亢用药全解析:临床选择与用药注意事项,速速收藏!
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发病率在中国成年人中约为2%,主要影响女性和吸烟人群。本文将从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用药注意事项等方面,为您全面解析甲亢的治疗方案。
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从而分泌甲状腺素(TH)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中国成年人甲亢发病率约为2%,好发于女性及吸烟人群,男女患病率之比为1:4,以20-40岁年龄段最多见。
其典型症状可有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消瘦,持续性心跳过快(通常超过100次/分钟,患者可自觉心悸、心慌不适等),紧张焦虑、失眠、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手抖、多汗、不耐热,皮肤变薄、毛发易断易脱落,突眼等;甲状腺肿大;青中年女性患者还可有月经周期改变(周期延长、经量稀少、闭经)。
图:网络
患者具备以下三项指征考虑甲亢可能性:
①代谢亢进症状和体征(体重下降、低热、心动过速、突眼、易激动等);
②甲状腺肿大;
③血清甲状腺激素FT3增高(正常值参考2.8-7.1pmol/l)、FT4增高(正常值参考12-22p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正常值0.27-4.2mU/L)。
从传统中医角度看,甲亢属“瘿病”范畴,主要病机为气滞、痰凝、血瘀,以实证居多。随着病情向前发展,可能出现肝火亢盛、阴虚火旺等证侯。生病日久可能出现气虚、阴虚等证。临床瘿病辨证分为以气滞为主的瘿病,以阴虚为主的瘿病,以痰凝为主的瘿病3类型。
治疗与用药原则
1、从现代医学角度看,甲亢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甲状腺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
2、抗甲状腺药物适合甲状腺轻、中度肿大;孕妇、高龄或由于其他严重疾病不适宜手术者;手术前和131I治疗前的准备;手术后复发且不适宜131I治疗者;
3、中至重度活动的甲亢突眼患者。起始治疗可参照患者的FT4水平决定用药剂量与频次,当症状好转、甲状腺功能接近正常时可逐步减少药物用量,后续根据患者状态和指标情况确定维持剂量,并定期复查。β受体阻滞剂主要用于改善烦躁、怕热、多汗、心动过速、肌肉震颤等症状。另外,还能抑制外周组织T4转换为T3,阻断甲状腺激素对心肌的直接作用,对抗甲状腺药物有一定辅助作用。
4、中医上看,瘿病辨证分为以气滞为主的瘿病、以阴虚为主的瘿病和以痰凝为主的瘿病3类型。以气滞为主的瘿病治当理气;以阴虚为主的瘿病治当养阴;以痰凝为主的瘿病治当化瘀。治疗本病的中成药多为对症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图:网络
常见用药
西医用药:
(1)抗甲状腺用药
如:甲巯咪唑(赛治)、丙硫氧嘧啶
(2)β受体阻滞剂用药
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康忻)
中医用药:
(1)理气药(适用于以气滞为主的瘿病,病证随情绪波动变化明显,常叹气,胸胁胀痛)
如:四逆散、逍遥散、加味逍遥丸、丹栀逍遥丸、红花逍遥丸
(2)养阴药(适用于以阴虚为主的瘿病,伴有怕热多汗,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颤,心悸失眠,口干咽燥,月经不调;或喉结两旁结块无明显肿大,伴有乏力,气促多汗,口咽干燥,五心烦热,心悸失眠,健忘,形体消瘦,大便稀)
如:天王补心丹、槐菊颗粒、玄麦甘桔胶囊、知柏地黄丸、河蚌滋阴胶囊、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二至丸、固本丸、生脉饮、河车大造丸【兼补肾益肺】
(3)化瘀药(适用于以痰凝为主的瘿病,颈前肿大,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肿块经久未消,胸闷刺痛、食欲不振)
如:小金丸【适用于合并甲状腺肿】、内消瘰疬丸【适用于合并甲状腺肿】、夏枯草颗粒。
图:网路
药物相互作用提示
西药相互作用:
(1)甲巯咪唑可能导致胰岛素活性的显著改变,发生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临床应该谨慎合用,并监测血糖。
(2)普萘洛尔能够降低肝门静脉的血流关注,减轻脂溶性药物(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䓬、利多卡因等)的肝脏首过效应,可能增强脂溶性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3)胺碘酮,西咪替丁,地拉韦啶,氟西汀,帕罗西汀,奎尼丁和利托那韦可增加普萘洛尔的血浓度和/或毒性,谨慎合用。
中药相互作用:
(1)相同成分占比超过50%的中成药不建议联用,以避免重复用药。
如:夏枯草颗粒——内消瘰疬丸,四逆散——逍遥散。
(2)含相同毒性成分的中成药不建议联用,如麝香、草乌、川乌等,以避免重复用药。
如:小金丸——六神丸,小金丸——风湿骨痛胶囊。
(3)苦寒类与温中散寒的中成药不建议联用,以避免药性冲突。
如:夏枯草颗粒——桂附地黄丸,内消瘰疬丸——右归丸。
(4)解表药与补益药不建议联用,以避免闭门留寇。
如:感冒清热颗粒——六味地黄丸,柴银口服液——固本丸。
图:网络
注意事项
1、在抗甲状腺治疗中,应遵医嘱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根据T4和TSH进行调整。
2、抗甲状腺药物特别是甲巯咪唑可能会粒细胞减少或缺乏, 在治疗开始后数周或数月以及再次治疗时均可出现。建议患者在治疗初期前3个月,每周做一次血常规检查。维持治疗期间每月做一次血常规检查。提醒患者出现口腔炎、咽炎、发热等症状时(可能与粒细胞减少相关),应马上就诊。
3、抗甲状腺药物也可能会导致肝功能异常。建议患者在治疗初期前3个月,每月做一次肝功能检查。肝损害多发生在治疗开始后的12周内,应提醒患者如出现厌食、恶心、上腹部疼痛、尿黄、皮肤或巩膜黄染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
4、甲巯咪唑治疗期间,育龄期女性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5、中成药服药频次多为一日2-4次,若忘记服药,在下一次服药时正常服,不要服双倍药量。
6、既往体质虚寒的患者不适宜长期大量服用清热药;既往体质燥热的患者不适宜长期大量服用益气养阴药。
7、部分药品孕妇禁用,临床使用时要引起关注,如五海瘿瘤丸、小金丸等。
图:网络
8、服用药物期间如果出现皮疹、胃肠道不适,坚持服药可能缓解;如果不能耐受,请及时就医。
9、服药期间注意顾护脾胃,避免油腻、寒凉等阻碍脾胃运化的食物,避免辛辣等助热生痰的食物。保持心情舒畅。
代表药物解析
01甲巯咪唑片(赛治)
【规格及用量】
片剂,每片10mg。治疗初期,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甲巯咪唑的服用剂量为每天20mg~40mg,分为12次服用。如果在治疗后的第2周第6周病情得到改善,医生可以按照需要逐步调整剂量。之后1~2年内的服药剂量为每天2.5mg~10mg;该剂量推荐每天1次在早餐后服用,如需要可与甲状腺激素同服。
【适应证】
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前准备和放射性碘治疗的准备。
【不适用人群】
①对甲巯咪唑、其它硫酰胺衍生物或任何赋形剂过敏;②中到重度血细胞计数紊乱(中性粒细胞减少);③既存的并非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导致的胆汁淤积;④在接受甲巯咪唑或卡比马唑治疗后,曾出现骨髓损害;⑤在妊娠期间,禁忌应用甲巯咪唑与甲状腺激素联合治疗。
【药师交代】
遵医嘱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血象、肝功能。
02逍遥丸
【成分】
柴胡、当归、白芍、炒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
【规格及用量】
小蜜丸,每瓶120g,每瓶可用10天。
水丸,6g*10袋/盒,每盒可用3-10天。
浓缩丸,每瓶420丸,每瓶可用17天。
颗粒,15g*10袋/盒,每盒可用5天。
胶囊,0.34g10粒4板/盒,每盒可用5天。
片剂,0.35g*32片/盒,每盒可用4天。
【适应证】
用于肝气不舒所致月经不调,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物减退。
【不适用人群】
感冒患者,月经过多患者。
【药师交代】
饮食清淡,忌食寒凉,生冷食物。保持心情平静。不可与其他衍生方同用,如丹栀逍遥制剂、红花逍遥制剂等。
03五海瘿瘤丸
【成分】
海带、海藻、海螵蛸、蛤壳、昆布、夏枯草、白芷、川芎、木香、海螺(煅)
【规格及用量】
蜜丸,9g*10丸/盒,每盒可用4天。
水蜜丸,5g*10袋/盒,每盒可用5天。
水丸,60g/瓶,每瓶可用7天。
【适应证】
用于痰核瘿瘤,瘰疠,乳核。
【不适用人群】
孕妇忌服。
【药师交代】
饮食清淡,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保持心情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