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二中:培育邦国重器 成就“最好的自己”
沈阳二中:培育邦国重器 成就“最好的自己”
在高考倒计时的关键时刻,沈阳市第二中学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嘉宾——辽宁男篮球员刘雁宇、李虎翼、张峻豪三位CBA冠军队员回到母校,为即将奔赴高考"赛场"的学弟学妹们加油助威,并为校园"三打三篮球赛"冠亚季军颁奖,送出各自的签名篮球。这样"豪华"的嘉宾阵容,在沈城的校园体育赛事中实属罕见,也是二中校友对母校学子的"独宠"。
作为有着75年悠久历史的沈阳老牌名校,优秀校友遍天下的沈阳二中,近年来社会资源愈加丰厚。学术大咖、商界精英、体坛名将、文艺明星……他们从沈阳二中起步,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
“二中秉承着‘大气成就大器’的校训,搭建平台托举每个孩子自在成长,创造舞台成就每个学子自我绽放。”沈阳二中党委书记胡玉倩表示。水土丰美,树蕙滋兰,多年来,一批又一批“志气社稷,邦国重器”的学生从二中走出,以“最好的自己”奔赴未来,奔向梦想。
为国育科技人才
75年不负使命硕果累累
与共和国同龄的沈阳二中,是新中国第一批省立重点高中。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红色学校,二中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承担着重要的育人使命和社会责任,“角色定位”即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75年栉风沐雨,沈阳二中不负使命。建校以来,学校共培育了4.4万余名国之骄子,其中更有中国晶体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创天,制导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兴治,被誉为“女版钱学森”的导弹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祝学军等9位院士。二中毕业生仅在中国运载火箭设计研究院就有近百人。
心系家国的大格局,让二中师生不仅专注于眼前的课业,更放眼山海与远方。近年来,科学合理的培养策略,将二中为国育科技人才的脚步送入快车道。以王兴治和祝学军两位院士校友命名并聘为导师的“院士班”,激起学子心底的报国志。提倡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竞赛、科创活动,培养学生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团队科研、团队竞赛注重养成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多样的选修课程和兴趣小组,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潜能,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培养。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离不开持续重磅的硬件投入。多年来,沈阳市委、市政府投入超亿元用于二中的校园改造、文化建设、智慧校园建设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特别是以特色课程开设为主体的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实践基地,设有22间专项教室,总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
机器人实验室、工业设计、模拟飞行、无人机FPV航拍、网络技术、芯片设计、物理经典实验、影视频编辑……二中开设的前沿科学课程,既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聚焦国家之急需。每月至少两次的前沿课题专家讲座,打开了学子的眼界。
近年来,二中学子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比赛等获金银牌百余枚,多名学生获得全国“英才计划”优秀学员称号、全国高中生物理创新竞赛一二等奖、清华大学“钱易环境奖”、“登峰杯”结构设计竞赛全国二三等奖,23届学生董骐戬、张家赫还作为中学生代表参加了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成就更好的自我
五育并举培养学子全面发展
从沈阳二中走出的学子,在各个领域都展现出了不凡的能力和潜力,具备出色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这也得益于二中五育并举,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高三的学弟学妹们,还有10天就要走进考场……你只管努力,心态平和,相信你的梦想一定成真!”前不久,辽宁男篮球员刘雁宇、李虎翼、张峻豪三位球员,向母校送上了签名篮球、球衣和真挚的祝福。他们分别是沈阳二中17届、20届和22届毕业生。赫赫有名的二中篮球队在沈阳乃至全国知名度颇高,在各级比赛中大杀四方,并在全国中学生篮球赛中9次夺冠,先后有17名球员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二中交响乐团成立近13年,共排演70余首中外名曲,特别是2009年至今,学校每年都会举办新年交响音乐会。乐团曾多次斩获“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并代表中国高中生参加了“2019年世界中学生艺术节”,获得展演类A等奖项。
从1986年至今,二中已经发展成立了37个学生社团,涵盖科技、艺术、人文、公益、社科、体育等六大领域,包括环保研究会、清泉文学社、戏剧社、创客社团、铭声广播协会、乐声合唱团、义务奉献志愿者社团等。社团“年龄”不等,却都异常活跃,每到社团活动月期间,校园里都格外热闹。
在探索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沈阳二中形成了独特的“四×四”模式体系。包含入学礼、成人礼、毕业礼和践行礼的“四礼”教育,包含行为规范月、社团活动月、安全教育月和社会实践月的“四月”教育,包含读书节、辩论节、艺术节和合唱节的“四节”,以及包含班会、团会、周会和家长会的“四会”,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搭建起开发潜能、发展特长的平台。
师资和校友资源强劲
为二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名师出高徒。二中学子的优秀离不开强劲师资的培育。在沈阳二中发展历程中,涌现出无数名师,甚至大师。
“中国牌”晶体开拓者陈创天院士就曾这样回忆在沈阳二中时的恩师:“是崔老师物理课上讲的‘以太论’,新奇的观点让年轻的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最终促使我与物理打了一辈子交道。”他所说的崔老师,正是辽宁省首批、沈阳二中首位物理特级教师崔德昌。几十年间,除了陈创天院士,还有数不清的学子深受崔老师影响,立下报国志向,走上科研道路,在各自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现如今,学校拥有一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职工队伍,72%以上教师拥有硕士学位,教育专家、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省学科带头人、省骨干教师等人才济济,英语、物理、地理三门学科更是辽宁省首批学科研训基地。
强大的师资使得沈阳二中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而遍布各地的精英校友,又成为二中持续发展的优质资源和不竭助力。在校内,学子们有机会经常聆听学术界、商界、文艺界、体育界的杰出校友回母校开讲坛、做报告,获取资讯,打开眼界,寻找理想方向;在校外,二中毕业生几乎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二中校友会”大家庭的帮助和关爱。目前,沈阳二中校友总会,沈阳、北京、上海、大连、粤港澳、欧洲、北美、澳新等地校友分会相继挂牌成立,辐射海内外数万名二中校友。
招生资讯
学校地址:沈阳二中(沈河区五爱街六号)
招生咨询电话:024-31954510
024-31954505、024-31394958
18900919889、18900919699(中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