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普及32式剑
杨式太极普及32式剑
杨式太极32式剑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重要剑术,它融合了太极拳的精髓和剑术的技巧,既是一种健身运动,也是一种防身技能。本文将详细介绍杨式太极32式剑的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传统武术技艺。
练习心态
练好太极剑首先要树立信心,勤学多练,避免求快、马虎草率。一般练上几个月的时间,摸清了太极剑基本规律,就能打得很好。
太极剑可以提高人体生理机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但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系统的锻炼,持之以恒,不是练几下就能见效的。
太极剑锻炼的效果和质量密切相关,没有正确的姿势和动作,就收不到健身和医疗的功效,而且一旦错误动作定型后较难纠正。所以,学太极剑要循序渐进地学,扎实地学,宁可少,但要打好基础,这样才能收效大、进步快。
练习时间和场地的选择
练剑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清晨或傍晚,每日起床后2遍。若早上没时间,则可在晚上练2遍。
清晨练剑,可以帮助摆脱睡眠时的抑制状态,使头脑清醒,为工作和学习做好准备;傍晚练剑,可以帮助消除疲劳,起到积极休息的作用。清晨和傍晚时,环境较安静,便于思想集中。此外,工间和课余也是进行太极剑锻炼的好时光。
醉后、饱食后应避免练剑,一般饭后隔半小时以上再练习。练剑之后,不要马上吃饭、大量喝水和睡觉,最好稍微平静一会儿,使运动时的兴奋状态逐渐消失。
练剑最好找空气新鲜和安静的环境,避免风沙和烟雾。公园、河边、树林和庭院中部等多光线的地方都是很好的选择。忌有直吹的烈风与有阴湿霉气的场所,否则有害于肺脏,易致疾病。如果在室内,最好在空气流通和有阳光照射的地方。
练剑时,最好穿宽大柔软的便服和运动服,不要穿西装和硬底鞋,以免妨碍动作。天太冷时可戴上帽子和手套。练完以后,要把汗擦干,以免感冒。练习时,如遇出汗,切忌脱衣裸体,或用冷水擦抹,否则易有难愈疾病。
热身和休整运动
由于太极剑是一项柔缓的运动,因此不少人往往忽视了练习前的热身运动和练习后的休整运动。热身运动是使身体进入运动状态的必要手段。身体肌肉、关节没有摆脱僵滞,大脑处于紧张思维之中,打起剑来就难以入境,这是练习者的共同体会。
太极剑的热身运动一般做3~5分钟即可,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生理准备。目的是克服人体惰性和肌肉粘滞性,使运动器官从相对静止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相关的肌肉、关节、韧带活动开,运动中枢神经开始兴奋,以便更准确地支配运动器官。可采取慢跑、体操、站桩、压腿、活腰等内容。活动强度要小,但要充分和认真。
第二是心理准备。目的是消除思维的紧张状态,使心理平静、精神集中。
“休整运动”是为了使运动器官恢复平静,消除疲劳。可以采取放松体操、散步、活动性游戏、按摩等。有人练剑以后,习惯马上坐下来休息或静止站立,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容易造成膝关节损伤,应该改正。
初学者易犯的错误
(1)剑法区分不开
剑法不对,有些剑法区分不开,要注意以下容易混淆的剑法:点剑与劈剑;拦剑与扫剑;撩剑与扫剑;刺剑与捧剑。
(2)身体上下起伏
演练太极剑与太极拳一样,身体不能上下起伏,更不能站直练。年纪大的人可以姿势高些,但步型要符合要求。
(3)剑不走立圆
演练太极剑时,挂剑和撩剑应贴身走立圆,很多人未做到。其原因是对剑法动作走的路线不清楚,或转腰不够。
(4)剑指用法不清楚
初学太极剑的人,剑指不知道放在哪里,走的路线不对,其原因是对剑指的作用和走的路线不清楚。剑指一般用于催劲、领劲或与剑一开一合协调相配。
(5)不协调、不连贯
协调和连贯是演练太极剑的基本要求,演练太极剑的要在这方面深下功夫。
(6)腋下不空
演练太极剑与太极拳一样,腋下要空,例如捧剑手不能太直、手应捧圆。
(7)握剑太紧
演练太极剑时,握剑要松,手腕才灵活,以便于很好地完成各种剑法的动作。
(8)眼向下看
演练太极剑时,眼应随剑走或目视前方、对方,初学太极剑的人不要养成眼向下看的坏毛病。
动作说明
独立上刺
虚领顶幼,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退如抽丝,进如放箭。行似龙游,变若凤翻。静则如山岳之稳,动则惊人魂魄;去之则令其不知,来之则使其未察,取人于不知不觉之中。其冷变绝伦惊心动魄处,诚笔墨难以形容也。
退步回抽
虚步点剑
独立平托
弓步挂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