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太平线面:八百年传统小吃的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福州太平线面:八百年传统小吃的文化传承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hina8m.com/36112.html
福州太平线面是一道具有八百多年历史的汉族传统小吃,以其细如发丝、柔韧滑润的口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从制作工艺到食用习俗,太平线面承载着福州人独特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智慧。
福州太平线面的基本介绍
太平线面是一道福州的汉族传统小吃。细细的线面,像丝线一样,扎成一小束一小束,福州话叫“籽”。一碗线面用一“籽”也就够了。线面煮食方法简单,将线面投入沸水锅中,再一次沸后,即可捞起,抖干水后,即盛入碗内,与备好的羊肉 、番鸭肉 、上排等高汤相和,滴上几滴本地产的福建老酒,即成“鸭面” 、“上排面”,线面本身带咸味的,汤中毋再用盐。福州人管这叫“泡”线面,一个“泡”字,活龙活现,这也是一种饮食文化。线面在高汤中一是一,二是二,一清二楚,一筷拈起,牵丝挂缕,咬上一口,柔韧滑润,带起高汤原汁原味的鲜美。
产品特点
线面截面为圆形,细度为0.7毫米,长度为190厘米左右。一副对联曰:“金梭玉帛”、“牵丝如缕”,横批“巧夺天工”用来赞线面,当无愧色。
历史民俗
福州人吃线面,从小吃到大,生、老、病、死都离不开它。生日的时候吃线面,逢到明九、暗九(明九,如 9岁、 19岁、 29岁;暗九,如二九的 18岁,三九的 27岁,四九的 36岁……)正月二十九还得吃线面。客人来访、送别,娶亲、出嫁时要吃线面,生病的时候吃线面,坐月子的时候吃线面(丈夫也要陪老婆吃)……,直至死后在抬进棺材之前,还要喂最后一次线面。 据记载,福州线面生产,始于南宋,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悠久历史。
制作方法
- 事先准备好香菇排骨汤,将胡瓜切片放入锅内炒好,鸭蛋放入冷水锅中煮熟剥壳待用
- 将汤头装入大碗中,量要多些(线面很吸水),另起锅放入冷水烧开
- 放入一籽线面,看水再次沸腾,立刻将线面捞起放入汤头中
- 加入香菇排骨,胡瓜,还有2粒鸭蛋,最后再滴入几滴福建老酒,一碗美味的生日太平线面就好了。
热门推荐
长子长孙的特殊地位: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探秘美国超级碗:一场超越体育的盛宴
Nature | 精准癌症治疗策略:试验一切可能的药物
《赎罪》:一场无法挽回的悲剧,一段刻骨铭心的救赎
研究提示:鸡蛋,记忆不好的老人可适量多食用(附视频)
中医智慧:传统疗法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八旬老太拾荒成瘾,背后竟是为了心理健康?
从捡垃圾到环保行动:一个青少年的绿色实践
仁渡海洋:16年坚守,用行动守护蔚蓝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深圳海滩清洁活动背后的环保故事
怎么协商退款?步骤、流程、退货全攻略
鄱阳湖:中国最美水上公路的奇幻之旅
公主岭市护绿志愿者:捡垃圾行动正当时
捡拾中国:从111万颗心开始的环保之旅
智能垃圾分类机器人:科技助力环保新突破
安置房和商品房有何区别
商品房属于什么产权
超便捷!海口市域列车正式推出支付宝扫码乘车服务
四明山旅游全攻略:从交通到住宿
古诗词里的绝美山景:从意境到艺术
如何做全套皮肤管理项目
脸部过敏急救!4招让你快速舒缓不适
西藏自驾游:纳木错和羊卓雍错探秘之旅
纳木错:世界屋脊上的“天湖”
魏瑞华教授力荐:最新角膜地形图技术突破与应用
眼科黑科技:用信息技术升级角膜地形图分析
角膜地形图:护眼神器,拯救娃们的视力!
北京自动驾驶示范区:打造全球首个“车路云一体化”智慧交通样板
凤凰楼上的传奇:努尔哈赤与沈阳故宫的故事
元旦打卡沈阳故宫:乾隆御笔匾额背后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