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舞人心,逆流而上!阳江传统龙舟鼓乐喧天震长空
“鼓”舞人心,逆流而上!阳江传统龙舟鼓乐喧天震长空
阳江龙舟文化源远流长,其独特的逆水竞渡方式和精湛的鼓乐技艺,展现了岭南水乡文化的独特魅力。在端午节前夕,让我们一起走进阳江江城,感受这场跨越百年的传统体育盛宴。
阳江江城逆水龙舟
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其历史可追溯至清朝道光年间
每年的端午节
漠阳江畔都会上演
一场场激动人心的龙舟竞渡
而在这些激烈的竞技中
有一位角色至关重要
他就是龙舟队的灵魂——鼓手
划龙舟,讲究的是鼓人合一
鼓手是整个团队的灵魂
节奏起来了,大家都跟着起来了
大家力量一致,就能迸发出巨大的合力
让龙舟前进速度更快
阳江的龙舟竞渡
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竞技
更是一场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
一艘艘装饰精美的龙舟
如同蛟龙出海
阳江江城赛龙舟活动,当地称之为“扒龙船”,比赛时间为每年农历五月的初一、初三、初五共三天。自南向北逆水而赛,故称“逆水赛龙舟”。赛龙舟前要举行“挖龙船”仪式,龙舟下水前要举行隆重的“旺龙”仪式,然后龙舟在河涌进行“采青”后,划船“出涌”,到漠阳江来回游弋亮相。所经过的其他龙舟的龙坛或附近庙堂都必定“徐鼓”(轻轻点击锣鼓)、“放钞”(向江面撒纸钱)、点鞭炮表示敬意,然后进入漠阳江进行对抗比赛。
鼓手
则站立于龙舟C位(中部)
他紧握鼓槌
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随着他一声令下
战鼓如雷,震撼人心
有力而急速地搏击着大红鼓
把全身之力聚集在鼓点上
大红鼓被击得“咚咚”作响
那鼓声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
激发龙舟上每一位健儿
内心深处的斗志和力量
在这激昂的鼓声中
健儿们随着鼓声用力划桨
他们的肌肉都隆起来了
龙舟如同离弦的箭矢般冲出
奋力划桨,破浪前行
阳江传统的龙舟擂鼓方式,是采用双棍击鼓;到现在有所改变,统一改为单棍击鼓,且棍子的形状前端弯曲,有点像匕首,这种构造可以和鼓面产生更大接触,激发更大鼓声;当遇到激烈比赛时,甚至会动用口哨,带动节奏。同时,由于要统一清晰控制节奏,曾经使用的锣,已经在现代龙舟赛中剔除,只是在集合、巡游中使用。
阳江民间龙舟流传着一句话
“要想龙舟快,全靠鼓手带”
比赛中一切行动听从鼓手鼓点的引导
划手随着鼓声的节奏和口令
奋力下腰、挥臂划桨、提桨破水
浪花飞溅、整齐划一
鼓手的每一个动作都至关重要
他不仅要掌控节奏
还要研判时机
在比赛中
鼓手需要根据赛况和对手的情况
灵活地调整鼓点的频率和节奏
如何分配划手的力量,考验着鼓手
鼓手不仅要掌握好节奏
还得眼观八方,时刻观察划手的状态
发现划手们有些累
划桨频率速度变慢
就会把节奏放慢
让他们适当调整保持体力
等待机会再敲起冲刺鼓
振作士气,冲向终点
考验鼓手水平的就是抢头鼓
要求第一捶的鼓声要与发令官的哨子同响
正式比赛
鼓手要紧盯着发令官
手持鼓棒预备击鼓
当"3、2、1……"哨子吹响
鼓棒正落在鼓面上头鼓就被抢到了
在起步阶段
他会逐步递增击鼓的频率
让健儿们用尽全力扒40—50桨(起步桨)
让龙船能够迅速起步
船速达到顶峰再吹哨子转换拉大桨划法
然后健儿们逐渐降低桨频扒十桨
迅速转换半跪姿扒法
在中途阶段
他会放缓击鼓频率
让健儿们放慢划桨频率
下降到每分钟平均70桨左右
(俗称:拉大桨)
桨频虽然降下来,但扒桨的扒距大了
同时配合吹长哨,使健儿们精神振奋
可以让龙舟保持均速前进
以达到保持健儿们体力的目的
在冲刺阶段
他会加大打鼓力度和加快击鼓频率
同时配合三声急促哨
让鼓声更大更激奋健儿们士气
使健儿们爆发出全部力量高桨频进行冲刺
也会根据对方龙船的距离
击鼓来决定桨频的快慢
在赛龙船时,桡手即划船手,划的节奏、速度和力度必须服从鼓手的指挥,并且根据需要在不同阶段统一采用站姿、坐姿或跪姿。好的桡手水感要好,就是要掌握好划船的节奏和身体的协调性。龙船在水面前进中,桡手要劈波逐浪,掌握划桨的深浅和力度,如果是训练有素的桡手,扒起桨来就像蝴蝶扑花,一闪一闪,划过如白练,非常壮观悦目。
鼓手是节奏的掌控者
也是士气的鼓舞者
激发着健儿们的斗志和信心
让他们更加坚定地向着胜利的目标前进
在阳江江城逆水龙舟赛中
鼓手更是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
他们用自己的鼓声和智慧
引领着整个队伍不断前行
6月6日(五月初一)
6月8日(五月初三)
6月10日(五月初五)
阳江江城逆水龙舟赛
让我们跟随灵魂鼓手的节奏
为每一位运动健儿鼓劲呐喊吧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