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关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您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关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您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973856?commTag=true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细菌,可引起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疾病,甚至与胃癌的发生相关。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其Hp感染问题备受家长关注。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关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常见疑问,包括感染率、传播途径、检测方法和治疗方案等。

郑翠芳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生
擅长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及内镜操作
担任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消化专科联盟秘书
2020年入选上海市“医苑新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2022年荣获上海市首届优秀儿科专科医师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
在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等杂志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

黄瑛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消化科主任、内镜室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消化内镜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胃肠营养肝病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儿科协作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儿科专科分会消化学组组长等。
主要从事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消化内镜诊治、营养支持等工作。曾荣获复旦大学“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医务职工科技创新“星光计划”“创新之星”及2020年第四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复旦大学“十大优秀医生”、第二届上海市最美女医师、2017年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2021年上海医务工匠等。黄瑛教授团队在The Lancet、Nature genetics、Helicobacter、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Genetics in medicine等多个权威期刊发表SCI 近30篇,累计影响因子300余分。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微需氧菌,自1982年两名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初次从人胃活检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以来,人们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道疾病的病因认识及治疗产生了历史性的变革。除了可以引起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外,Hp感染还与胃癌的发生相关,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幽门螺杆菌列为胃癌的第I类致癌原。

除了可以引起消化系统的症状外,Hp感染还可能与慢性荨麻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等相关。家里一旦有人感染了Hp,家长总是很焦虑,这个疾病常见吗?会不会传染给孩子?我该怎么保护我的孩子免于被感染?孩子是否需要进行Hp检测?儿童感染了Hp否需要进行杀菌治疗? 充满焦虑的家长有太多的疑惑想从医生那里寻求答案,快来看看有没有您想知道的。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常见吗?

Hp感染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中国总体Hp感染率处于较高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不同地区儿童及青少年Hp总感染率波动在8%~7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消化科在2014年对上海市闵行区7~18岁的在校学生进行了一项Hp感染率的调查,调查结果为:小学组(7~12岁)Hp的感染率为27.4%,初中组(13~15岁)Hp感染率为33.6%,高中组(16~18岁)Hp感染率为45.1%。由此可见,Hp感染在儿童中并不罕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Hp的感染率呈增高趋势。

家里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我该怎么保护我的孩子?

幽门螺杆菌作为一种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想要保护孩子免于被感染,我们要了解它的传播途径,从而切断传播途径。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途径或粪-口途径进行传播。受中国传统饮食习惯的影响,国人没有分餐的习惯,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唾液在共同进餐的人员之间进行传播,我们可以通过分餐饮食或采用公勺公筷的方法切断传播途径,从而降低孩子被感染的风险,另外,还需要避免共用水杯、漱口杯等,避免口对口亲吻孩子,更不能通过嚼食的方式喂养孩子。粪-口途径传播主要是通过感染者粪便污染水源进行传播,所以要做好手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瓜果食用前要清洗干净,避免饮用生水等。

家里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孩子是否需要进行Hp相关检测?

目前《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中给出的儿童Hp检测指征为:消化性溃疡者、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者、慢性胃炎者、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的患儿、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者、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但考虑到Hp具有传染性,且检测方法相对简单、对身体无明显不良影响,且价格并不昂贵,为避免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传染,并降低人群Hp的感染率,可适当放宽检测指征。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Hp的检测方法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非侵入性检测方法有:尿素呼气试验(包括C13和C14呼气试验,C13呼气试验因无放射性,适用于儿童)、粪便Hp抗原检测、血清Hp抗体检测。侵入性的检测依赖胃镜检查获取胃黏膜组织。非侵入检测方法在临床上最为常用,大年龄儿童可以首选尿素呼气试验,敏感度为75%-100%,特异度为77%-100%。粪便Hp抗原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也较高,并且不受患儿年龄的影响。但是这2项检测需要测试前4周未服用抗生素(如头孢类、阿奇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等)及铋剂(如枸橼酸铋钾)、2周未服用PPI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等)。血清Hp抗体检测的敏感度为50-100%,特异度为70-98%,其优点是检测不受是否服用抗生素、PPI制剂及铋剂的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Hp根除治疗后抗体可以维持很久,无法判度是现症感染还是既往感染,不适合治疗后复查的患者。

我的孩子Hp检测显示阳性,是否就要进行杀菌治疗?

不是儿童感染了Hp之后,就一定要进行杀菌治疗。目前《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中给出的儿童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指征为:消化性溃疡者、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者必须要进行根除治疗,以下情况可考虑根治:慢性胃炎者、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的患儿、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者、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另外,Hp一旦感染,一般不会自行消退,多数成人的Hp 感染可追溯至儿童期,Hp 感染儿童暴露时间的延长对患儿的身高和体重具有负面影响,有些患儿因感染了Hp而出现胃纳差、生长发育迟缓、反复打嗝、嗳气,或者因口气重而影响社交者,如家属或患儿要求,也可以进行杀菌治疗。但对小于6岁的患儿,Hp根除应严格把握指征。

Hp杀菌治疗,有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我该选用哪一种?

随着抗菌药物耐药率的不断升高,传统的三联疗法杀菌效果差,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一线治疗首选个体化三联治疗,即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取敏感的抗菌药物根除Hp(但获得药敏结果,需要先通过胃镜检查获取胃粘膜标本,然后进行Hp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需要注意的是Hp培养的阳性率仅为70%左右)。在无法获取药敏结果时,含铋的四联疗法可以显著提高杀菌治疗的效果。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消化科进行了一项多中心的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三联疗法的根除率为74.1%,而含铋的四联疗法根除率为89.6%,且含铋的四联疗法对儿童患者来说是安全且可以耐受的,因此,对于6岁以上的无法获取药敏试验的医疗机构,建议首先含铋的四联疗法。

针对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预防是关键,一旦被感染,家长也不必惊慌焦虑,建议到儿童消化专科就诊,进行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