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315曝光:沃柑保鲜靠浸抑菌药,安全间隔期遭忽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315曝光:沃柑保鲜靠浸抑菌药,安全间隔期遭忽视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xianjichina.com/news/details_257188.html

作为一年一熟的晚熟型杂柑,每年12月到次年4月底是沃柑的采摘季。近日,有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爆料称,在沃柑的主要产区广西南宁武鸣区,部分果商为保证沃柑品相,擅自调高抑菌农药的稀释浓度,而泡药后的安全间隔期更是被各方长期忽视。

澎湃新闻走访发现,洗果厂使用的除菌剂多为抑霉唑、百可得及“24滴”,其中百可得的包装袋中明确注明该产品用于柑橘作物上,处理后距离上市的安全间隔期为30天,抑霉唑的安全间隔期则为45天,但农药商及洗果厂均表示,“可以直接上市”。

对此,3月12日,澎湃新闻记者以果商的身份向农业农村部农药处咨询,该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除菌剂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及用量使用,未经储藏降解果面可能会有农药残留,对人体造成伤害。

武鸣区有着“中国沃柑看武鸣”的美誉。

抑菌农药剂量控制不严,加量不加水

澎湃新闻暗访发现,上述几种抑菌农药在许多农药店均有销售,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也是洗果厂的必备品。在一家洗果厂内,一名经理介绍,洗果厂用来清洗沃柑的水都是提前泡好了除菌剂的,经过清洗、打蜡后便可装箱运输。这名经理称,如果对洗果厂的除菌剂不放心,担心沃柑运输途中腐烂,果商还可自行购买除菌剂继续添加,在没有烂果的情况下,通常可以保障一到两个月不腐。

果园内有工人正在用泡过抑菌农药的水浸泡沃柑。

安全间隔期遭忽视,果农称从来不吃

受价格因素影响,一些果商会在沃柑价格较低时会大量收购,浸泡过入库类抑菌农药后,将沃柑暂时储存,待到沃柑价格上涨时再行出售,这种入库类抑菌农药在使用后,沃柑通常可储存两个月左右不会腐烂。

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被明确要求使用后需储藏的入库类抑菌农药并没有被区分对待,农药商及洗果厂均表示“可以直接上市”。澎湃新闻暗访发现,位于武鸣区的多家洗果厂中,使用的抑菌农药大多为专门针对柑橘的“百可得”,而这种除菌剂外包装上明确注明了该药品用于柑橘作物上“安全间隔期为30天(处理后距离上市时间)”。

事实上,柑橘等水果上市前浸泡除菌剂防腐在业内早已不是秘密,许多抑菌类防腐剂也是经过国家农业部门批准的,但在水果产地,许多人都知道除菌剂滥用的情况,一名果农向澎湃新闻表示,自家地里种的沃柑集中采摘后他们便不会再吃,“我知道那泡了药的”。另有一名果农称,即便要吃,也得等二十多天之后才吃。

百可得包装袋上标注的距上市安全间隔期为30天。

农药店里随处可见的抑菌农药

有厂家称标注“间隔期”是应付农业部

3月12日,澎湃新闻先后致电江苏、陕西等多家抑菌农药生产厂家,就安全间隔期问题进行咨询,但仅一名生产商称要按照外包装要求的用法用量使用,其余除菌剂生产厂家技术人员均回应称,不用储藏,使用除菌剂浸泡柑橘后可直接上市,这些农药已经生产销售十多年,从未出过问题。甚至有厂家称,“外包装上注明安全间隔期过后方可上市是为了应付农业部。”

随后,澎湃新闻以果商身份向农业农村部农药处就上述问题进行咨询,一名工作人员称,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除菌剂,如果果品在浸泡除菌剂后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处储藏降解,很有可能会在果面留下药物残留,对人体造成伤害,一旦发现有违规使用的情况,可及时向当地农业厅举报。

沃柑浸抑菌药保鲜,“安全间隔期”不能形同虚设丨光明时评

今年3.15,沃柑浸抑菌药保鲜上了热搜。据媒体调查发现,在广西武鸣,当地市面上销售的杀菌保鲜农药有抑霉唑、咪鲜胺、“24滴”、百可得等,规定的用法及用量多为600到2000倍液,部分农药还会注明,处理的果实储藏若干天后才能上市。但是部分果商为保证沃柑品相,擅自调高抑菌农药的稀释浓度,而泡药后的安全间隔期更是被各方长期忽视,有农药商及洗果厂甚至表示,“可以直接上市”。

洗果场内清洗沃柑的水兑过除菌剂后呈乳白色

沃柑等柑橘类水果,易受到疫霉的侵害,难以保存,因此催生出抑菌药清洗浸泡的处理手段。应当说,这一手段本身无可厚非,只要严格控制抑菌药浓度,遵守安全间隔期,清洗浸泡过的水果照样可以安全食用,不会威胁我们的生命健康。然而,从广西武鸣的情况看,当地沃柑种植户以及相关企业在抑菌药使用上极不规范,这无形中造成食品安全的风险敞口,令消费者感到忧虑和不安。

抑菌农药不是不可以用,但绝不能这样乱用,忽视安全间隔期、擅自加量……每一项操作都蕴藏着风险。尽管农药商及洗果厂信誓旦旦打包票,但是相关抑菌药均在包装的明显位置标注了“微毒”或“低毒”,显而易见不可能对健康完全没有影响,当地农民对泡药沃柑的拒吃,也印证了这一点。

所以,无论是抑菌药的稀释浓度,还是安全间隔期,都必须严格执行。武鸣当地政府理应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对于抑菌药的使用进行科学指导和规范,对于擅自加量以及不遵守安全间隔期的做法,依法进行严厉处罚。果农们也应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积极抵制滥用抑菌剂。这些年,武鸣沃柑好不容易打开了市场,获得良好的口碑,这一切来之不易。武鸣沃柑的名声如果毁在滥用抑菌药上,伤害到的将是所有人。

沃柑滥用抑菌药保鲜,“安全间隔期”形同虚设,也折射出抑菌药的行业乱象。从记者的调查看,一些抑菌药生产商明显在说一套做一套,明明在包装上设置安全间隔期,却又表示,“不用储藏,使用除菌剂浸泡柑橘后可直接上市”。甚至有厂家称,“外包装上注明安全间隔期过后方可上市是为了应付农业部。”此外,有的农药商为了多卖药,还诱导果商加大剂量。这些只顾经济利益,无视商业道德的做法,都为在抑菌药的滥用推波助澜。


由此可见,沃柑使用抑菌药的失控,原因是多方面的。相应地,对此乱象的治理,也需要拿出一系列监管组合拳。从抑菌药的生产销售,到果品生产中的使用,以及终端环节的监测,都需要一丝不苟,做好把关工作。而且,这恐怕并不仅仅涉及到沃柑,而更可能是所有柑橘类水果的共同问题。避免残留的抑菌药成为食品安全潜在的隐患,监管必须提高敏感,及时规范和查处相关问题,全力捍卫餐桌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