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打一针“管”半年,这款降脂针能取代他汀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打一针“管”半年,这款降脂针能取代他汀吗?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40014

对于很多高脂血症的朋友来说,血脂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令人头痛的事。每天要按时吃药不能漏服,定期检测血脂和肝肾功能,提防药物的不良反应,让血脂管理成为一件麻烦事。而且,临床上还有很多血脂管理失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后致残的案例。

2023年8月,在我国上市的一款名为英克司兰钠注射液(PCSK9抑制剂)的降脂药物,则可以改变降脂管理繁琐的困局。它注射一次,药效可以维持半年,用药频次少、疗效维持时间长,有利于血脂的积极管理。

既然这么好,那目前它能取代临床一线的他汀类降脂药吗?

PCSK9,杀死“快递员”的LDLR“奸细”

2003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临床研究院和法国的研究团队发现,在法国一个罹患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家族中,前蛋白转换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基因发生了功能获得性突变。而在一群非裔美国人体内发现,PCSK9基因缺失性突变,他们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降低,其患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的概率也低。这项研究发现,奠定了PCSK9与LDL-C的关系基础。

科学家研究发现,LDL-C会在机体的肝脏被“快递员”LDLR所摄取,LDLR与LDL-C形成复合物进入肝脏,然后LDL-C被分解,“快递员”继续回到肝脏表面进行下一轮的工作,从而维持体内胆固醇水平。而PCSK9则像一名“奸细”,它可以与LDL-C竞争性结合LDLR,形成PCSK9/LDLR复合物。复合物进入肝脏,在溶酶体的作用下“销毁”LDLR,肝脏表面的LDLR数量减少,这就导致血浆中的LDL-C没有“快递员”的运输而越来越多。如此,“坏胆固醇”的累积就会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这一类ASCVD的发生。


图片来源:Pixabay

PCSK9抑制剂横空出世

为了减少 PCSK9与LDLR的结合,科学家们研究起了“孙子兵法”。目前,市面上的PCSK9抑制剂,根据其作用机制不同,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1. 釜底抽薪——减少PCSK9的分泌,通过反义寡核苷酸或小干扰RNA(siRNA),使PCSK9基因沉默,抑制PCSK9蛋白合成。
  2. 偷梁换柱——抑制PCSK9与LDLR的结合,通过模拟抗体蛋白物,使PCSK9与抗-PCSK9结合,抑制PCSK9蛋白与LDLR结合,LDL-C水平降低,如下图。


PCSK9抑制剂降脂效果简图(图片作者自制)

注意:由于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也不相同。由于PCSK9单克隆抗体属于蛋白质一类的物质,为了保证其活性,在开始使用后,一定要保存在2°C~8°C的冰箱中。而英克司兰作为小干扰RNA药物,如果冷冻保存,可能会破坏其RNA结构从而降低药效。室温条件更有利于保证其长期有效性。

PCSK还不能取代他汀

PCSK9被公认为是继他汀类药物之后最有效的降脂靶点,那么目前它能否撼动他汀类药物的地位呢?根据目前的数据显示,可能性极小。原因有二:

  1. 费用昂贵:从经济学角度考虑,截止目前为止,只有阿利西尤单抗与依洛尤单抗进入医保。依洛尤单抗进入医保后价格由原来的1300左右下降至280元左右,按照每月注射两次来计算,年治疗费用仍在7000元左右,远远高于他汀类药物的年治疗费用。以阿托伐他汀为例,一盒只要3.6元,即使是每日服用20mg的阿托伐他汀,年用药费用也不超过200元。

  2. 长期获益仍存争议:从患者远期获益来看,尽管PCSK9抑制剂能有效降低LDL-C,但是其在降低死亡率以及长期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争议。因此,在血脂管理方面,患者还是要去正规医院听从医生或药师建议,采用经济、有效、安全及适合自己的方案控制血脂,切不可盲目跟风。

生活中的“PCSK抑制剂”

除了上述已经上市的药物外,生活中也存在着广泛的PCSK9抑制剂。

  1. 羽扇豆蛋白:羽扇豆,俗称鲁冰花,就是“天上的星星不说话”的鲁冰花。研究发现,羽扇豆蛋白与纤维素结合,能显著降低胆固醇水平及血浆中PCSK9的含量。
  2.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红酒、葡萄和花生中。科学家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可以抑制PCSK9的表达,促进LDL-C的摄取与分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效果明显。但是,目前这些研究只存在于细胞或动物体内,在人身上并没有得到证实。
  3. 姜黄素:姜黄素是从姜黄里提取出来的营养素,制作咖喱的常用调味料。有研究表明,姜黄素在肝细胞内,可显著抑制PCSK9 mRNA和蛋白质表达。这类生活中的PCSK9抑制剂由于其生物利用度以及药物代些动力学等因素的影响,尚处于研究阶段,非大量摄入这类物质的话,不用担心会影响体内的血脂水平。


图片来源:Pixabay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