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Yi对Yi】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以刀为笔,刻印古今
【春节Yi对Yi】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以刀为笔,刻印古今
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蛇年春节成为首个“人类非遗版”春节。截至目前,扬州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4项,分别是扬州剪纸、雕版印刷技艺、古琴艺术(广陵琴派)、富春茶点制作技艺。蛇年到,让我们走进春节里的扬州非遗,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006年5月,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申报的扬州雕版印刷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9年9月,由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牵头,联合南京金陵刻经处、四川德格印经院代表中国申报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雕版印刷技艺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扬州雕版印刷技艺
什么是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技艺古称版刻、梓行、雕印等,是指将文字、图像反向雕刻于木板,再于印版上刷墨、铺纸施压,使印版上图文转印于纸张的特殊技艺。
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始于唐代,发展于宋元时期,兴盛于清代。雕版印刷技艺是一项群体技艺,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已经形成一整套精细而稳定的工艺流程。整个工艺流程细分有30多道工序,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分别为编写(编撰、写样)、雕板、刷印、装帧,其中雕板、刷印为其核心工艺。千余年来,历代扬州雕版印刷艺人薪火相传,制作出众多精美雅致的雕版印刷品。据资料记载,扬州古今刻书者有近900多家,刻书2000余种、10万卷以上。
在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是雕版印刷技艺的主体传承保护单位,保存着传统的、纯手工的雕版印刷技艺。这里拥有一批国家级、市级雕版印刷技艺非遗传人,如陈义时、陆文彬等,他们世代相传,精心制作,使得这一技艺得以延续。
什么是饾版技艺
在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中,饾版技艺尤为独特。饾版,由若干版面拼凑而成,有如饾饤,故得名。它也被称为木刻水印,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复制工艺,被誉为“再创造的艺术”。
扬州许多雕版印刷作品都采用了饾版技艺,如《群仙贺寿图》雕版,全版使用棠梨木刊刻,经过一系列精细的制作步骤,活态传承了古老的雕刻饾版技艺。这部作品不仅是扬州雕版印刷技艺的杰出代表,也是扬州首款面向全球发行的数字非遗藏品。
此外,扬州非遗珍宝馆的12色饾版套印《事事如意》木版画作品和雕版印刷作品《福禄大吉》也是扬州雕版印刷技艺的佳作。
前者以中国传统雅赏“清供”画品呈现,装饰选用了“战国蟠虺纹玉衡”,寓意深远。
12色饾版套印《事事如意》木版画作品
后者则以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为表达主体,寓意“福禄万代,吉祥安康”,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单位——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多位雕刻、刷印大师携手合作的结晶。
雕版印刷作品《福禄大吉》
近年来,经过反复研制,扬州恢复了“中国古代活字工艺”,这不仅为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增添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也让古老的工艺焕发出新生机。通过互动投影技术刊刻的《全唐诗》,数字非遗藏品《群仙贺寿图》......非遗已然搭上了数字化的高速列车,多彩的载体,引领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跨越时空界限,走进非遗的殿堂。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