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干细胞将糖尿病带入细胞治疗时代,治愈可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干细胞将糖尿病带入细胞治疗时代,治愈可期!

引用
1
来源
1.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bdf9720631ad2aa78a6a1d52e3733418

近日,Cell Discovery刊登重磅文章: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利用干细胞来源的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成功治愈了一名25年2型糖尿病病史、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这一世界首例自体再生胰岛移植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和/或胰岛素作用完全或部分不足引起。糖尿病有两种主要形式: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T1DM)(患者无法生产足够的胰岛素或无法生产胰岛素)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细胞对于胰岛素的反应异常或细胞对胰岛素没有反应)。目前,大约50%的糖尿病患者仍未被诊断出来,大约20-30%的患者在被诊断之前通常已经出现并发症。


图2:2021年各国未确诊糖尿病成人(20-79岁)比例

到2045年预计将有7亿多20-79岁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估计将增加46%,而世界人口估计才增长20%。超过70%的患者将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其中大多数为45-64岁。


图4:全球糖尿病人数走势图

其中,T2DM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形式,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九成以上。T2DM患者通常不依赖外源性胰岛素,但当仅靠饮食或口服降糖药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时,他们则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然而,这种治疗方法并不能一劳永逸。此外,长期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需要患者付出巨大的生理、心理和经济努力。


图5:导致 T2DM 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

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阐明T2DM的机制,该疾病具有主要的遗传成分:同卵双胞胎的一致性率高于异卵双胞胎,40%的T2DM患者的一级亲属可能患上糖尿病,而普通人群的发病率仅为6%。


图7:T2DM的并发症

目前,治疗指南通常建议使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作为初始治疗。当T2 DM患者不能通过生活方式和单一口服降糖药物得到良好控制时,可能需要考虑联合使用两种或多种降糖药物。

一项关于T2DM干细胞治疗的结果显示,干细胞干预后外源性胰岛素需求显著降低(11项研究(386名患者,包括148名对照)被纳入T2DM干细胞治疗的分析)。


图8:T2DM中胰岛素需求的森林图

另一项未区分T1DM和T2MD的多种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空腹血糖水平进行meta分析中,干细胞是中BM-HSC观察到最好的治疗结果。


图9:干细胞和司美格鲁肽(索马鲁肽)治疗糖尿病的比较(6个月随访)

荟萃分析包含了不同剂量的semagglutide(2.5、5、10、20和40mg /dL)。相比之下,BM-MNC、IS-AD-MSC和UC-MSC组的结果并没有证实这些干细胞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比司美格鲁肽(semagglutide)更有效的假设。40 mg剂量的semagglutide被证明更有效,然而,血糖下降幅度小于BM-HSC组。

表3:干细胞与司美格鲁肽(索马鲁肽)降糖治疗糖尿病效果

干细胞治疗后6个月糖尿病患者胰岛素需求降低51%,此外,HbA1C水平在3个月的随访中显著下降。只有12个月的随访研究得出了统计上显著的结果,因此,记录一年或更长时间随访的科学报告有望产生更好的反响。

就安全性而言,在接受干细胞治疗的T2DM患者中,要么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要么轻度不良反应自发恢复: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副作用包括124例患者中有3例(2.42%)出现轻度和中度发热,1例患者(0.81%)出现恶心、呕吐和头痛。114例接受BM-MNC移植的患者中,恶心呕吐7例(6.14%),注射部位血肿1例(0.88%),点状出血3例(2.63%),腹痛3例(2.63%)。这些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是T2DM患者的一种安全治疗方法,糖尿病正在一步步走进细胞治疗的时代,让糖尿病治愈正在成为现实。

尽管大多数抗糖尿病药物在用作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时显示出有益作用,但它们也出现包括体重增加、低血糖、胃肠道作用或心血管疾病等副作用。随着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寻找理想的治疗方法成为防治该病的首要任务之一。干细胞治疗无疑开辟了一条治疗新方式,或者说干细胞将糖尿病带入到了细胞治愈的新时代!

干细胞来源的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治愈糖尿病无疑在糖尿病领域对GLP-1类似物司美格鲁肽形成了降维打击。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正在一步步验证,司美格鲁肽助力诺和诺德成为欧洲上市公司市值霸主,而干细胞治疗相关公司仍在蛰伏,何时破茧?

路阻虽远,行则将至。

本文原文来自PharmCube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