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REITs:能源基础设施的收益期限与资产延寿
能源REITs:能源基础设施的收益期限与资产延寿
能源基础设施的收益期限与资产延寿问题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能源REITs的底层资产价值评估出发,探讨发电机组的延寿情况对能源基础设施资产价值的影响。
根据中电联发布的《煤电机组灵活性运行与延寿运行研究》显示,目前国际上火电机组的设计寿命一般为30年,通常国外煤电机组服役时间普遍超过设计寿命,如发达国家50%的煤电机组平均服役年限在40年左右,欧盟煤电机组的退役机组服役时间长达50—60年。
国内方面,根据相关机构预测,按照30年设计寿命计算,2021—2030年,国内需退役的煤电机组容量接近1亿千瓦,约占煤电总装机量的10%。
也就是说,国内煤电机组的退役和延寿已日益紧迫。据媒体披露,国家层面正在组织起草新文件 “新版煤电机组延寿和退役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正在起草中,届时国能电力〔2015〕332 号文将废止。为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文件或明确延寿机组的最小出力。对运行期满30年但环保达标、能耗和可靠性指标较优的机组‘关而不拆’,及时叫停部分地区‘一刀切’强制关停的浪费行为。”
显然,我国煤电机组的延寿将成为常态,也将为其他非传统发电项目带来相关参考经验。
与此同时,发电机组的延寿情况无疑将影响到能源基础设施的资产价值。
发电项目价值分析框架
目前,国内已发行的能源基础设施REITs共有三只:中航京能REIT、国家电投REIT、深圳能源REIT,其底层资产类别分别为太阳能发电项目、风力发电项目、天然气发电项目。
对于能源REITs底层资产的价值评估,评估机构通常采用收益法进行。其关键参数包括:收益期限、未来现金流(预期收益值)、折现率、期末可回收资产等。
由此,从四个维度构建能源REITs底层资产市场价值分析框架。
其中,收益期限及资产延寿为影响能源REITs底层资产市场价值的一个关键指标。
发电项目的收益期限
能源基础设施价值评估中的收益期限,通常是指未来获取收益的时间周期,通常决定于两方面:一是发电机组的使用年限,二是项目土地及房屋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后者的使用年限通常高于前者。
中航京能REIT方面,收益期根据光伏电站经济寿命年限25年及租赁用地租期长短确定,光伏电站租赁土地时,根据《农村集体土地租赁合同》及《民法典》第705条“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
具体来看,底层资产陕西榆林(江山永宸)项目于2017年6月底并网发电,电站的经济寿命至2042年6月30日,租赁土地租期至2042年4月2日(早于电站经济寿命终止时间);湖北晶泰项目于2015年1月底并网发电,电站的经济寿命至2040年1月25日(早于租赁用地租期终止时间),土地租赁期至2042年6月30日。综上,底层资产收益期限分别至2042年4月2日、2040年1月25日。
国家电投REIT方面,根据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局颁发的《电力业务许可证》(许可证编号:1041615-00569)登记,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设计使用年限25年。
具体来看,底层资产H1#风力发电项目、H2#发电机组全容并网发电时间分别为2016年6月及2018年6月,故H1#发电机组、H2#发电机组收益期限分别至2041年6月30日、2043年6月30日。
深圳能源REIT方面,根据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颁发的《电力业务许可证》(许可证编号:1062621-06335)登记,底层资产东部电厂(一期)机组设计使用年限30年,底层资产东部电厂(一期)机组投产运营时间为2008年,故收益期限的截止期为2037年12月31日。
以2023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起算,目前能源REITs底层资产的剩余收益年限均低于20年,深圳能源REIT底层资产最短,仅约14年。
不过,上述能源基础设施的收益期限并不意味着最终实际的经营期限。
发电项目的延寿问题
2023年6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的《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正式出台,文件中明确,“鼓励并网运行超过15年或单台机组容量小于1.5兆瓦的风电场开展改造升级,并网运行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风电场应当退役,经安全运行评估,符合安全运行条件可以继续运营。”
2023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及,推动退役风电机组、光伏组件回收处理技术和相关新产业链发展,实现全生命周期闭环式绿色发展。
加上前述的煤电机组的相关政策及实际使用年限情况,可以看到,各类型发电机组在并网运行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经安全运行评估,符合安全运行条件的均可以继续运营。
也就是说,能源REITs底层资产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在发电机组设计使用寿命到期后,均有望通过延寿等方式延续未来运营年限,增加底层资产潜在价值。
具体来看:
中航京能REIT未提及延寿运营事项,明确提出的是在运营期满后基础设施项目将无偿转给北京能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或其指定关联方。不过,一般来说,光伏电站的设计使用寿命25年只是规定的设计功率,且功率的衰减只是发电量减少,并不影响实际发电功能。
事实上,光伏电站的寿命,主要还是看硬件设施的条件以及后期的维护,现实生活中存在超过25年仍然继续在发电的光伏项目。如,我国最早的光伏电站是甘肃省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建设时间是1983年,发电时间超过35年,在电站在运行29年的时候,电站一个光伏组件检测的数据表明,每块组件的功率平均下降16%,衰减最厉害的光伏组件也不到20%,不仅现在能够发电,未来也能持续使用。
国家电投REIT明确提出,在基础设施项目机组设计寿命届满后,基金管理人可根据情况通过资本性支出、技改等方式使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以促使基础设施项目机组继续正常稳定运营,即进行延寿运营。
深圳能源REIT方面,尽管燃气发电机机组使用寿命到期后,存在一定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问题,但根据基金方案,基金管理人将根据市场环境与基础设施运营情况制定基础设施项目机组延寿方案并负责实施。2032年开始进入延寿准备阶段,2034年由深圳能源、东部电厂作为运营管理机构协助基金管理人、项目公司根据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要求,向主管部门申请机组延寿审批并办理相关手续。
由此来看,对于现阶段的能源REITs底层资产,深鲤数据认为:1)天然气发电项目的延寿可能性最大,一是燃气发电机机组技术成熟,市场机组延寿经验丰富,二是延寿申请流程及程序确定,基金在上市方案中就已提出延寿的方案;2)风力发电项目的延寿可能性次之,尽管相关政策法规已明确,但市场机组在达到设计寿命后的实际状态、技改成本、流程及程序方面均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3)光伏发电项目的延寿可能性最低,一是目前仍缺乏具体的支持政策,更多强调的是光伏组件推移回收处理,二是基金已明确提出的是到期无偿转移方案,暂无延寿计划。
发电项目的延寿价值
对于能源REITs底层资产的延寿价值,按评估机构测算的折现率及剩余收益期限(收益期终止日),计算收益期终止日的折现系数(以2023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反映了未来净现金流对目前资产价值的贡献度,折现系数越高说明未来发电项目延寿成功带来的资产价值增值率越高。
计算数据显示:深圳能源REIT折现系数最高,达到0.3366,主要源于底层资产剩余收益期限较短;国家电投REIT折现系数最低,仅约为0.1834,主要源于底层资产风险性较高,评估机构假设了较高的折现率;中航京能REIT底层资产陕西榆林、湖北晶泰折现系数分别为0.2149、0.2251。
此外,发电项目的延寿价值还将与收益期末发电机组的使用状态有关,一方面在收益期内,发电机组的运维、设备技术性、使用率都将影响其期末的使用状态,另一方面延寿过程中的资本性投入、设备更新改造费用也将影响到发电项目的延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