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德是如何向西德贩卖犯人的
东德是如何向西德贩卖犯人的
在冷战时期的欧洲,一场鲜为人知的交易持续了近26年。东德政府通过一位中间人,与西德政府达成了一项秘密协议:用政治犯换取外汇和物资。这场涉及数万人命运的交易,直到柏林墙倒塌才得以曝光。
《死魂灵》是俄国作家果戈理创作的经典长篇小说,出版于1842年。小说描写一个投机钻营的骗子乞乞科夫,贩卖死魂灵的故事。俄国地主称农奴为“魂灵”,死魂灵就是死掉的农奴。乞乞科夫通过向地主购买已经死去但尚未注销户口的农奴,当作活农奴抵押给监管委员会,以骗取大笔押金。
谁也想不到,这个虚构的、惊心动魄的故事,竟然在120年后的德国真实上演,只不过贩卖的不是死魂灵,而是特殊人口——政治犯。即西德政府用外汇和物资,购买东德政府监狱里的政治犯。这项秘密交易持续了26年之久,如果不是1989年11月柏林墙轰然倒塌,东西德统一,交易肯定还会持续下去。
这个交易,是东德政府主动提出的。东德政府之所以这么做,一是为修饰自己在国际上日渐糟糕的政治形象;二是促使捉襟见肘的国家财政起死回生。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人有多无耻钱有多好赚,这个一箭双雕的主意,高,实在是高!
东德政府通过西柏林一位关系密切、名叫尤尔根·斯坦格的律师,私下向西德政府提出,用政治犯交换赎金的意愿。西德政府出于政治和道义上的考虑,一拍即合表示同意,指派瑞林格尔负责这笔交易。
于是,西德政府成立了与财政部统一协调的援救小组,对外称“教会事务B组”,瑞林格尔是这个部门的负责人。
东德政府执政40年间,共逮捕20万政治犯,资源丰富。东德政府首先对政治犯分门别类,然后狮子大开口:工人农民出身的政治犯,售价3万马克;知识分子出身的政治犯,售价4至5万马克,医生出身的政治犯,售价15至18万马克。
1963年,经过讨价还价,双方同意以平均每人4万马克的赎金,达成第一笔交易,交易人数8人。西德政府一共支付32万马克,而且是现金。就这样,瑞林格尔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这种交易,直到1989年秋天柏林墙倒塌,共有33755名政治犯,通过这种形式获得自由,多达25万的家属随之迁往西德。
这真是天上掉馅饼,被贩卖的人政治犯,无不欢天喜地,未被贩卖的政治犯,则天天祈祷好运降临。世上竟有这等好事,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西德政府固然有人情味,东德政府也还有点人味。
瑞林格尔说:“这些被赎卖的人,都是良心囚犯,没有刑事案底,道德上也是清白的。”
被贩卖的政治犯,乘坐一辆特别的大客车送往西德。为了不引起人们的注意,车主特别制作了可以翻动的双面车牌。客车过境前,露出东德或者西德车牌,即将过境的时候,司机按一下按钮,露出西德或者东德车牌。
1964年10月之后,西德政府不再支付现金,改由货物替代。之所以这么做,一是避免东德政府高官贪污,二是缓解东德粮食和原材料的紧张。可是,这些货物还是被东德高官拿到国际市场变卖,以充实他们羞涩的银行账户,当然也顺便充实一下自己的口袋。
赎金存入东德政府在东柏林德意志商贸银行开设的两个账号,一个账户名总书记是昂纳克,账号0628;另一个账户名是斯塔西(国安部)部长米尔克,账号0528。
西德政府总共支付赎金34亿马克,昂纳克账号上的存款,最多时达到1亿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