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音乐的版权是如何定义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音乐的版权是如何定义的

引用
1
来源
1.
https://auaimusic.com/zh_cn/ai-music-copyright/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变得日益普遍,其中AI音乐的崛起尤为引人注目。AI音乐不仅改变了传统的音乐创作方式,也对音乐产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然而,随之而来的版权问题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那么,AI音乐的版权应如何定义?这是一个充满争议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什么是AI音乐?

AI音乐是指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生成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可以由AI独立创作,或在人工的干预下完成。通过分析大量的音乐数据,AI能够模仿各种音乐风格,并生成全新的旋律、和弦和节奏。在某些情况下,AI甚至能够模仿特定音乐家的风格创作音乐。

AI音乐的生成过程通常涉及深度学习模型,如生成对抗网络(GANs)或变分自动编码器(VAEs),这些模型通过学习大量的音乐样本数据,能够理解和再现复杂的音乐结构。除了音乐生成,AI还可以用于音乐编曲、混音、音效生成等多个环节,使其在音乐制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AI音乐的版权归属问题

在传统音乐创作中,版权通常归属于创作者,即作曲者、词作者和演奏者。然而,AI音乐的出现使得版权归属变得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 归属于AI开发者:一些观点认为,AI音乐的版权应归属于AI的开发者或所有者,因为是他们设计并训练了AI系统,使其能够生成音乐。AI开发者投入了大量时间和资源来开发这些系统,他们的劳动成果应当受到法律保护。然而,这种观点也面临挑战,因为AI开发者可能并未直接参与具体的音乐创作过程。

  • 归属于使用者:另一种观点认为,使用AI创作音乐的人(即AI的用户)应当拥有版权,因为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进行了干预或提供了创意指引。用户可能通过提供输入数据、设置生成参数或选择最终输出来影响AI生成的作品。基于这一观点,用户的创意贡献应被视为音乐作品的一部分,从而获得版权归属。

  • 无版权:还有一种极端观点认为,AI音乐不应被赋予版权,因为它并非由“人类创作”,因此不符合传统的版权定义标准。根据这种观点,AI生成的作品属于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然而,这种观点可能会对音乐产业带来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如何保护创作权和鼓励创新方面。

法律框架中的挑战

目前,世界各国的版权法律对AI音乐的版权归属尚未形成统一的规定。在美国,版权法规定作品必须由“人类作者”创作,因此AI生成的内容是否能享有版权尚存争议。而在英国,有关法律允许计算机生成作品的版权归属于“使作品产生的必要步骤的所有者”,这似乎为AI音乐的版权归属提供了一定的法律基础。

然而,这些法律规定大多是在AI技术尚未普及时制定的,尚未充分考虑到AI创作的复杂性。现有的版权法主要针对人类创作者设立,对于AI创作的作品,法律在适用性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例如,在确定AI音乐的创作者身份时,法律无法明确规定是应归属于开发者、用户还是其他参与方。这种不确定性使得AI音乐的版权保护成为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

此外,AI音乐作品的版权归属问题还涉及国际法律协调的挑战。由于各国法律对版权的定义和保护方式存在差异,如何在全球范围内统一对AI音乐作品的版权保护标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AI音乐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应用,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紧迫。

AI音乐版权的未来趋势

未来,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AI音乐的版权问题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一些专家建议引入新的版权类别或制度,以专门应对AI生成的作品。这可能包括:

  • AI辅助创作版权:为那些在AI音乐创作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用户或开发者赋予版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明确AI创作过程中不同角色的贡献,并根据其贡献大小来分配版权。这种模式下,AI开发者、用户和其他参与者可能会共享版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法律框架中的不确定性。

  • 合作创作模式:承认AI与人类的共同创作,允许版权在AI开发者和用户之间进行分配。这种模式考虑到了AI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认可了人类创作者的贡献。在合作创作模式下,法律可能需要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版权的公平分配。

此外,开放版权(如Creative Commons)的推广也可能成为解决AI音乐版权问题的一种方式,通过鼓励分享和二次创作来应对版权归属的复杂性。开放版权允许创作者选择性地分享其作品,同时保留部分权利,这可能为AI音乐作品的传播和使用提供一种灵活的解决方案。

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AI音乐版权问题的讨论将不仅限于法律领域,还将涉及到伦理、社会和经济等多个方面。未来的版权制度需要能够适应这些变化,并为创作者、使用者和开发者提供公平和有效的保护。

澳大利亚AI音乐联盟当前的观点

澳大利亚AI音乐联盟认为,在现行的技术体系下,AI音乐不是由AI自主生成的音乐,而是AI作为辅助工具生成的音乐,可以根据参与度,贡献度的多少来判断谁是创作主体。

如果音乐是完全由 AI 创作的(即歌词或旋律完全由 AI 生成),即AI生成的音乐完全是由简单指令(如“生成一首悲伤的钢琴曲”)一键或多键通过“开盲盒”的方式自动生成,则不符合版权保护的条件,因为歌曲的歌词或音乐并非由人类创作。这也符合现行版权法(如《美国版权法》)明确规定,即只有人类创作的作品才享有版权保护。AI音乐创作平台Suno也明确指出,仅撰写提示词(prompt)并不被视为歌曲的创作。

如果使用AI创作音乐的人(即AI的用户)参与到了AI音乐的制作当中,例如创意设计,撰写歌词,对AI生成音乐进行后期编曲混音,生成视频等,即把AI工具作为音乐创作的工具之一,根据具体情况我们认定AI音乐的版权归属于使用者,这也符合现行法律框架。例如如果创作者为歌曲撰写了歌词,创作者对这些歌词拥有版权。大多数版权办公室允许单独注册这些歌词,甚至可能通过这些歌词来注册整首歌曲的版权。在某些地区或注册机构中,可能会将您视为歌曲的作者,而AI则被视为帮助您创作歌曲的工具。如果是这种情况,您的歌曲很可能可以获得版权保护。

另外,关于AI工具开发者在版权领域的身份判定,澳大利亚AI音乐联盟初步认为AI工具开发者与版权无直接关系。AI工具只是辅助创作的工具,类似于“鼠标”或“键盘”,其本身不应被视为创作者。我们并不能给在音乐创作过程中的“鼠标”或“键盘”制造商支付版税。但是,如果用户通过AI工具生成的音乐无意间侵犯了第三方版权(例如,AI生成的旋律与某首现有作品高度相似),用户可能在主观上并无侵权意图,确实因工具问题导致侵权(如工具使用了未经授权的训练数据),工具开发者可能需要承担相应责任。我们也呼吁工具开发者在保护其商业机密和利益同时,提供工具的一般性说明,确保数据合法。

结语

AI音乐的版权问题是一个复杂且尚未完全解决的法律领域。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广泛推广,各国法律体系需要不断调整和更新,以应对这些新兴挑战。无论最终的版权定义如何,重要的是在保护创作权益的同时,促进技术创新和文化发展。这将是我们在探索AI音乐版权归属问题时需要平衡的关键因素。

为此,澳大利亚AI音乐联盟会做出如下推动:

  • 继续跟进制定AI音乐版权的行业标准:明确版权归属和责任分配,定义“人类创作者”贡献标准,制定侵权责任分担的具体机制,以及为工具开发者建立透明数据的最低合规要求。

  • 推动AI音乐编码和识别系统建立:为防止AI生成作品被不合理注册为版权,我们会积极推动AI音乐作品编码和识别系统的建立,有助于在AI音乐大量生成的时代规范登记范式,识别AI音乐,保护人类创作者的权益,促进更加公平的音乐创作环境。

  • 教育与普及:联盟可推动用户和工具公司对版权问题的认知提升,例如:教育用户了解AI音乐生成的版权归属及其法律责任;鼓励工具开发者主动遵循行业最佳实践,提升用户信任。

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对AI音乐版权的统一标准,将有助于减少法律不确定性,促进AI音乐的创新和应用。通过多方合作,包括法律专家、技术开发者、音乐创作者以及政策制定者,我们可以共同应对AI音乐版权所带来的挑战,并为未来的创作生态系统奠定坚实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