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中频治疗仪 透药电疗仪知识汇总
电脑中频治疗仪 透药电疗仪知识汇总
电脑中频治疗仪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原理
中频电流作用
电脑中频治疗仪采用的是频率在 1 - 100kHz 的中频电流。这种中频电流可以通过电极片导入人体组织。当电流进入人体后,会在组织内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效应。
它能够引起肌肉收缩,这种收缩不同于人体自主的肌肉收缩,是一种由外部电流刺激导致的被动收缩。通过改变电流的强度和频率,可以调节肌肉收缩的程度,有助于防止肌肉萎缩,并且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中频电流还可以刺激神经,激活神经纤维,帮助改善神经的传导功能。例如,对于一些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适当的中频电流刺激可能有助于神经的再生和功能恢复。
电脑程序控制
之所以称为电脑中频治疗仪,是因为它是由电脑程序精确控制的。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在电脑上选择不同的治疗模式。
这些模式是通过预先设定的电流参数组合来实现的,包括电流的频率、波形、强度、治疗时间等。电脑程序能够确保每次治疗的参数准确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治疗作用
- 镇痛作用
它主要是通过两种机制来实现镇痛。一是通过兴奋周围神经的粗纤维,粗纤维兴奋后可以抑制细纤维对疼痛的传导,从而达到镇痛效果。就好比在疼痛信号的 “传输道路” 上设置了一个 “关卡”,粗纤维的兴奋可以阻止疼痛信号继续向大脑传递。
二是可以促使人体释放内源性的镇痛物质,如内啡肽。内啡肽是一种天然的止痛剂,它可以和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结合,产生类似吗啡的镇痛作用,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觉疼痛减轻。
-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中频电流可以使血管扩张,尤其是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当电流刺激人体组织时,会引起局部的血管反应,增加血管的通透性。
这就好比是打开了局部组织的 “营养通道”,让更多的血液能够携带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达病变部位,同时也有利于带走代谢废物,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例如,对于一些慢性炎症,如关节炎等,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和肿胀。
- 锻炼肌肉
如前文所述,它能引起肌肉收缩。对于长期卧床、瘫痪或者手术后肌肉力量减弱的患者来说,这种被动的肌肉收缩就像给肌肉进行 “康复训练”。
可以增加肌肉的张力和力量,预防肌肉挛缩和关节僵硬。而且,通过调节不同的频率和强度,可以针对不同的肌肉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可以重点刺激腿部肌肉或者手臂肌肉等。
适用范围
康复治疗领域
适用于多种疾病的康复,如脑卒中后遗症。脑卒中患者往往会出现肢体运动障碍,电脑中频治疗仪可以通过刺激肌肉收缩和改善血液循环,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
对于脊髓损伤后的康复也有一定的作用。它可以防止肌肉萎缩,维持关节活动度,为后续的康复训练创造更好的条件。
疼痛治疗方面
对各种慢性疼痛,如颈椎病引起的颈肩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等有缓解疼痛的作用。
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软组织损伤后的疼痛,像运动损伤、跌打损伤后的局部疼痛和肿胀,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和镇痛来减轻患者的症状。
肌肉骨骼疾病治疗
对于肩周炎,电脑中频治疗仪可以帮助松解粘连的肩关节组织,减轻疼痛,增加肩关节的活动范围。
在骨折后的康复阶段,它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骨折愈合,同时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
使用注意事项
专业操作指导
这种仪器一般需要在专业人员(如医生、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使用。因为不同的患者病情不同,治疗参数的选择非常关键。如果参数设置不当,可能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如引起皮肤灼伤等。皮肤准备和电极片放置
在使用前,要确保治疗部位的皮肤清洁、干燥,没有破损。电极片要正确放置在治疗部位,并且要保证电极片与皮肤接触良好。如果接触不良,会影响电流的传导,降低治疗效果。个体差异和禁忌证
不同患者对中频电流的耐受性不同,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等。同时,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孕妇的腹部等部位一般禁止使用,因为中频电流可能会对心脏起搏器的正常工作产生干扰,对孕妇腹中的胎儿也可能有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