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拨土地与出让土地的区别
划拨土地与出让土地的区别
划拨土地与出让土地是两种常见的土地使用方式,它们在所有权性质、获取途径、权利与义务、使用期限以及建筑物类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两种土地使用方式的区别,并介绍划拨土地被征收时的赔偿标准。
划拨土地与出让土地的区别
所有权性质存在显著差异。
土地划拨是指在支付了相应补偿费用或安置费之后所获得的所有权,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对使用期间做出明确限定,但仍可能存在一些限制性条款,如禁止将土地租赁给第三方、转让予他人或用作抵押贷款等用途。
而土地出让则是由国家将土地使用权授予使用者,同时设定了一定的使用期限,并且要求使用者支付相应的出让金。获取途径各异。
土地划拨是经由政府部门批准,并在支付了补偿费用后才得以获取使用权;或者是政府部门直接将使用权免费赠送给使用者。
土地出让则是通过公开挂牌、招标或拍卖等方式来实现的,属于有偿交易行为,且对使用年限有着严格的限制。
在土地使用权发生转让时,使用者必须得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批准,办理相关手续,并支付土地出让金。权利与义务的区分明显。
土地划拨的使用者无法将其转让给他人,亦不得将其租赁给第三方,更不能以之作为抵押物。
而对于土地出让的使用者而言,他们享有一定程度的处置权,包括将土地转让给他人、进行租赁或抵押等操作。使用期限存在显著差异。
通常情况下,土地划拨并未对使用期限作出明确规定,而土地出让则具有明确的使用期限,一般可分为四十年、五十年及七十年不等。建筑物类型呈现出明显区别。
土地划拨主要用于建设经济适用房或公益性建筑等项目,而土地出让则多被用于建设商品房等类型的建筑物,二者在建筑物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
《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
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设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
(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划拨土地被征收怎么赔偿
对于征地过程中的问题,我们提供以下指南供您参考:
1.在进行征地时,我们会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始用途给您相应的补偿。
2.如果您种植了耕地,那么我们对其的补偿将涵盖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地上附属物及作物的赔偿金。
根据不同情况,这笔土地补偿可能是您受征地影响前三年全年产出价值的6到10倍之间。
3.同时,我们也会考虑到您的实际需求,为您提供合理的安置补助。
具体来说,我们会根据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来计算这部分费用。
这个数字是通过被征用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您所在单位人均拥有耕地数量得出的。
4.最后,我们会为每一位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提供适当的安置补助费。
这部分费用的标准是您受征地影响前三年全年产出价值的4到6倍。
但请注意,每公顷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上限是不超过受征地影响前三年全年产出价值的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