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乡村|古村扬“美” 古建焕“新”
有梦乡村|古村扬“美” 古建焕“新”
传统村落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活态传承载体,其保护与传承工作被赋予了重要意义。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业文化遗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实施乡村文物保护工程,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
广西,作为一个独特的沿边与沿海交汇的多民族聚居地,地域特色与多元民族传统文化的交织造就了数不胜数的传统村落,在绿水青山间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2012年以来,广西公布了四批自治区级传统村落共792个,其中有342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9个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录。
本期,让我们走进位于广西的两座中国传统村落,感受古村里的古韵与新风。
守护古迹 以美名扬
在南宁蜿蜒流淌的左江河畔,一座千年古村坐落于此。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扬美村,又称“扬美古镇”,始建于宋代,三面环水的地理条件,使其自古就是水运发达、商贸繁荣之地,是一座典型的明清商埠古村。
金马码头。陶洁 摄
在扬美古镇,不到1000米的江湾就有8座码头,村内8条大街纵横交错、南通北达,水埠、街市、古商铺以及刻满岁月痕迹的禁约碑......青砖巷道中,随处是昔日圩市繁盛的见证。
青砖黛瓦马头墙。陶洁 摄
古镇里明清时期的建筑遗存多达200余处,以青砖黛瓦马头墙为主要特征,屋顶覆盖着传统的青瓦,在建筑细部如屋脊、挑手、门簪、柱础等处多有风格多样的雕花设计,巧妙融合中原与岭南的文化精髓。
游客在码头边歇息交谈。陶洁 摄
作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扬美古镇注重古建文物的保护与修缮,划定保护区域,主要以维护村落的传统风貌为主。此外,扬美古镇持续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完成房屋外立面改造、村屯绿化、街道路灯及景观灯安装、古建筑保护性维修、公厕改造、旅游基础设施等,保护并改善村落的历史环境和生态环境。
在对古建文物的保护开发过程中,村民共管共治发挥了重要力量。2020年4月,南宁市江南区启动《南宁市扬美古镇保护和管理条例(草案)》起草工作,条例在制定时充分征求村民的意见建议,设置“建筑应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不得擅自改建或者拆除,禁止占用道路摆摊设点从事经营活动”等条例,《扬美村村规民约》也设有建房审批、古镇保护等方面的约定,号召群众切实做好古建筑保护工作,共同维护古镇的良好风貌。
古建筑留得住,更应让人记得住。许建林表示,接下来扬美古镇计划多开发沉浸式体验活动,把古建筑本身与历史文化更好地融合展示,如在五叠堂内设置扬美古镇陈列馆,并增加左江游船等体验项目,让游客旅游体验更为充实丰富。
稻花香里 以“古”创新
稻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循着稻香的方向,我们踏入了南宁市宾阳县古辣镇古辣社区蔡村。
蔡氏古宅航拍。古辣稻花香里旅游区供图
这里,古宅悠然伫立,历经岁月洗礼;新屋环绕四周,炊烟袅袅带来烟火气。
蔡村分为新村和老村,老村保留了完整的明清建筑,现已被开发为蔡氏古宅群落。蔡氏古宅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古宅由蔡氏书院、经元门、蔡府新第、小金洋楼等组成,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189间房屋错落有致。
蔡氏古宅大夫第。黄雅青 摄
行进在古宅内,青砖黛瓦间透露出古朴与雅致,三进式的布局深邃而有序,各厅之间首廊连接,中间有天井,形成“四水归堂”的建筑格局。
青砖黛瓦,建筑格局规整有序。黄雅青 摄
古宅以中国传统建筑的方正结构为主,同时也兼容了一些西洋古典建筑风格的融入,建筑工艺精湛,排水系统完善。
古宅的门窗、屋檐等仍保留着古建风格。陶洁 摄
为了更好的保护蔡氏古宅群落,蔡村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形式,制定详细的保护规划。自2018年起,蔡村引入当地企业对蔡氏古宅进行统一的管理与开发,以蔡氏古宅群作为核心景区,对古建筑进行修缮与保护,在激活与创新中实现传统的活态传承。
古宅内结合明清建筑的空间格局和风格特点,创新打造广西首个以中国稻作文化为主题的稻作文化展示馆。陶洁 摄
此外,在保存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蔡村不断完善进村路、文化广场、水渠、绿化等基础设施,还在蔡氏古宅外围开发打造环村水系,建造9座拱桥用于村内通车,既满足村民生活需求,又优化景区风貌。
拱桥满足村民出行需求。宾阳县融媒体中心 罗桂源 摄
如今的蔡氏古宅,已成为古辣镇重点打造的宾阳县古辣稻花香里旅游区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朴清幽的古村落环境与现代化文旅项目的结合,也让蔡村成为集参观、研学、旅游、实景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乡村。
关于下一步保护与开发的计划,文裕鹏说:“我们计划将更多非遗文化引进来,积极举办民俗传统文化活动,如竹编、壮锦、炮龙等,进一步丰富文化内涵,激活宅院和民居的独特魅力。”
古宅内开展非遗项目宾阳壮锦技艺展示活动。稻花香里旅游区供图
二月二“龙抬头”活动。稻花香里旅游区供图
乡土乡愁 活态传承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传统建筑以修缮保护为基础,同时文旅融合注入新鲜血液,展现出一幅幅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生活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推动传统古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与活态传承。
近年来,广西聚焦文化资源丰富、传统村落众多的地区,深入挖掘并展现广西在古村古建保护领域的先进实践与创新探索。自治区住建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广西将锚定美丽广西建设目标,加强传统村落格局肌理和传统建筑历史风貌保护以及宜居性改造,提升村落发展活力,将更多传统村落打造成绿色生态美丽乡村和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