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文言文虚词"于"的用法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文言文虚词"于"的用法详解

引用
语文迷
1.
https://www.yuwenmi.com/shici/wenyanwen/5252859.html

文言文虚词"于"的用法

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习文言文,本文整理了文言文虚词"于"的用法,仅供参考。

一、介词

  1. 在,从,到
  • 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荀子《劝学》)
  •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 在方面从中
  • 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墨子《公输》)
  •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 由于
  • 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1. 向,对,对于。
  •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司马光《赤壁之战》)
  • 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司马光《赤壁之战》)
  •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韩愈《师说》)
  1. 被。
  • 君幸于赵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司马迁《屈原列传》)
  1. 与,跟,同。
  •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陈寿《隆中对》)
  • 燕王欲结于君。(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 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司马光《赤壁之战》)
  1. 比。
  •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荀子《劝学》)

二、【于是】

  1. 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
  •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林嗣环《口技》)
  •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柳宗元《捕蛇者说》)
  •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对此)(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 于是余有叹焉。(因此)(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1. 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张溥《五人墓碑记》)
  •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三、【见于】表示被动。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四、引进动作行为的趋向、范围、对象、原因或结果等。

可译为"向"、"给"、"到"、"从"、"自"、"对"、"对于"、"由于"等。可根据具体的语境灵活翻译。

  •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鸿门宴》)
  • 而耻学于师。(《师说》)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 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五、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为"在"。

  • 唐李勃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石钟山记》)
  • 会于西河外渑池。(《廉颇蔺相如列传》)

六、表示被动。在动词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译为"被"。

  • 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 不拘于时(《师说》)

七、表示比较,放在形容词之后,可译为"比"。

  •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