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关于“支矶石”的解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关于“支矶石”的解释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opus/984345013256192008

在梅派名剧《太真外传》中,有一句唱词提到“支矶石”,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词汇究竟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探寻这个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奇妙故事。

在梅派名剧《太真外传》中,杨玉环七夕乞巧时,有“四愿那七巧缕乞天孙在那支矶石上今日里借与奴身。”一句,其中“支矶石”一词,按传说中是指织女用来垫织机的石头。自己的女红活儿做得好与不好,在中国古代妇女看来至关重要,是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中国传说中,织女素以手巧闻名,人间女子都希望有一双如织女班的巧手,故旧时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中国女性有向织女星乞巧的风俗,希冀在支矶石上织锦的织女能帮助自己获得一双巧手。

引用网上查到的资料:

支矶石街:因街上留有"支矶石"而得名。支矶石又与严君平有关。在汉初,严君平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还不是神。过了四百年来,公元三世纪的晋代,严君平在口头传说中已成为神,把本来与严君平无关的支矶石也蒙上了神话传说的色彩。如《蜀中广记-严遵传》中说:汉张骞出使大夏(现阿富汗北部),历尽艰辛,走到河的尽头。回来时船上载了块大石头,送给严君平看严君平观察很久后说:去年八月,客星侵犯牛郎星、织女星,难道会是这块石头吗?它是天上织女的支矶石啊!张骞惊奇的说:我顺着河源走到尽头,见到一个女子在织锦,一个男的在役牛。我问他们的地名叫啥,女的说这里不是人间,你怎么会来呢?你把这块石头带回去,问西蜀严君平,他会告诉你到了什么地方。所以我带了石头回来请教你。严君平说:去年我看到客星侵入牛郎、织女星座,心里很奇怪。原来那正是你到达天上星座的日子,你已经到达了日月之旁了。这是一则很美的神话传说,天上人间融为一体。但这段传说,基本上抄自晋代张华的《博物志》。在张华笔下,有人顺着大河乘船而上,到达天河,见到女子织布,丈夫牵牛饮水,并告之来人回西蜀问严君平就知道到了什么地方。这人回来一问,他到达天河的日子,正是客星侵入牛郎、织女星座的日子。张华没有说这个人是张骞,后代附会成通西域的张骞。

后来,一些人认为张骞并末到达天宫,也未见到牛郎、织女,就说在支矶石街上的这块石头是古代从天上落下的陨石。也有人说是张骞从西域带回的陨石。历代史料、笔记上,对石头的形状、大小记载也不一致。有说长丈余,有说长五尺,石色散紫,原有唐人模刻的支矶石篆文三字。现在这块石头移到成都市青羊宫的文化公园,竖刻支矶石三字仍很清晰。经过考古学家研究,它不是天上织女垫织机的天石,也不是天上坠落的陨石。而是西蜀原始部族或奴隶时代,人们为纪念祖先或祭祀需要的特定场合树立的大石头。这类大石,通称为"大石遗迹",支矶石就是在三四千年后仍能见到的"大石遗迹"。在秦于公元前316年灭西蜀前,西蜀有着悠久的历史,李白曾说:"尔来四万八千岁"、"开国问茫然"。支矶石就是这漫长历史中留下的远古纪念物了。

另引时代国粹张在云网文所言如下:

这是引用古代神话传说故事,相传“汉武帝令张骞寻觅河源,乘槎至天河,见有一妇人浣纱,妇人与骞一石。骞既归,以石问成都卜人严君平,严谓是织女支机石。”

这“支机石”本是织布机上用来压布匹的石条,笔者查阅多种词书字典,认为“支机石”的“机”不应写为“矶”,因为“矶”是指“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与“机”含义不同。有位学者还专门有这样一番考证:有关成都“支矶石街”还是“支机石街”的讨论引起蓉城一位业余研究历史的杨姓市民的关注。他认为称支矶石街的“矶”字应为“机”,并希望有关部门对街名做一次更正。据杨先生介绍,他以前曾在这条街住过,原来叫“支机石街”,约在1986年改成了现在的“支矶石街”。当时即令他费解,后来经查阅史料证明“支矶石街”确实应为“支机石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