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面具背后:尼禄统治的新视角
暴君面具背后:尼禄统治的新视角
尼禄是朱利奥-克劳狄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传统上被认为是罗马最令人憎恶的统治者之一。故事。他的形象是肉体邪恶的化身,集中了各种罪恶。没有一幅罗马皇帝的肖像如此阴郁和消极。尼禄在书中表现为一个血腥的暴君、一个纵火犯、一个狂妄自大的人,而且对于基督教传统来说尤其重要的是,他是早期基督徒的残酷迫害者。
他的罪行似乎无穷无尽:弑父、弑母、残兄弟。他判处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死刑:他的导师和朋友塞内卡,以及诗人卢坎。由于担心叛乱,尼禄对贵族和军人进行了血腥清洗,他怀疑他们的忠诚。
直到20世纪,无论是在大众意识还是在科学界,尼禄都被视为地狱恶魔。然而,如果你客观地审视讲述这位皇帝一生的主要资料,就会发现它们显然都出自对尼禄极为敌视的编年史家和作家的笔下。这些作者更多地充当原告或法官,而不是公正的叙述者。此外,他们的作品是在尼禄死后近三十年写成的,当时关于他的个性和统治的某种(大多是负面的)传说已经形成。
卢修斯·多米提乌斯·阿赫诺巴布斯(Lucius Domitius Ahenobarbus),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尼禄(Nero)
在基督教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古代文本被多次改写,充满了无数的补充和解释,往往与事实相去甚远。这种倾向性解释的积累为尼禄奠定了怪物的形象。 19世纪,这片土壤催生了一波浪漫主义文学浪潮,尼禄被描绘成漫画和怪诞的形象。
很少有历史人物像尼禄那样在媒体上如此受欢迎。值得注意的是,在他去世的消息公布后,一些臣民拒绝相信皇帝的自杀,希望他能回来。甚至连冒名顶替者也出现了,冒充尼 Roku奇迹般逃脱。对于一个恶魔来说有点奇怪,对吧?
反对尼禄的古代作家
如今,人们对尼禄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历史学家越来越多地修改原始资料,力求更加客观。重要的是要考虑:
– 盖乌斯·苏托尼乌斯·特兰奎卢斯(Gaius Suetonius Tranquillus)(《十二凯撒的传记》作者)与尼禄不是同时代的人。
– 普布利乌斯·科尼利厄斯·塔西佗(《编年史》的作者)在罗马大火时是一个九岁的男孩。
苏托尼乌斯属于马术贵族阶层,塔西佗属于元老阶层。 65年镇压皮索阴谋后,尼禄处决了许多元老,包括他自己的导师塞内卡和他的侄子卢坎。毫不奇怪,这些阶级的代表对尼禄怀有深深的敌意。怨恨和阶级仇恨无疑影响了苏托尼乌斯和塔西佗描述他统治的方式。
卡西乌斯·迪奥(Cassius Dio,公元 155-231 年)在妖魔化尼禄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作为受迫害基督徒的捍卫者,他的叙述基于这一立场。这位倾向于神秘主义的作者本人承认,他是在……一个梦的印象下写下他的作品的!
受迪奥·卡修斯的影响,后来的作家也强调尼禄对基督徒的残酷。尼禄很快就变成了敌基督者,是年轻教会的主要迫害者和敌人。
塞克斯图斯·奥勒留·维克多(Sextus Aurelius Victor,约公元 320-390 年)在他的编年史《凯撒大帝》中,将尼禄描绘成一个奢侈而残酷的暴君。
凯撒利亚的尤西比乌斯(Eusebius of Caesarea,公元265-339年)在他的《教会史》中也毫不掩饰他对尼禄的消极态度。作为巴勒斯坦主教和赞助基督徒的君士坦丁大帝的亲密伙伴,尤西比乌斯热衷于诋毁尼禄,以强调君士坦丁的伟大。
当然,尼禄不是天使。然而,从现代历史科学的角度来看,对他的许多指控都经不起批评。尼禄是他那个时代的产物,他的统治,无论其优点和缺点,都必须放在罗马历史的背景下看待。
普通的愤怒?
虽然有些人指控尼禄犯有所有致命罪行,但值得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这一情况,并询问他是否应该在某些指控上被推定为无罪。看来苏托尼乌斯和塔西佗都没有考虑过这种可能性。
小阿格里皮娜半身像,现藏于华沙国家博物馆
尼禄的叔公兼养父克劳狄斯的死可能要归咎于尼禄的母亲小阿格里皮娜。她热切地希望看到她唯一的儿子登上罗马权力的顶峰,这将自动使她成为帝国最有权势的女性。当阿格里皮娜感觉到自己对尼禄的影响力正在无情地减弱时,他们的关系变成了一场殊死的斗争。如您所知,尼禄在这场对抗中取得了胜利,但却蒙上了弑母的耻辱。
尼禄被指控谋杀了他在权力斗争中可能的对手——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克劳迪斯和梅萨利娜的儿子不列颠尼库斯。然而,这名年轻人患有严重的癫痫症,这很可能是他猝死的原因。
至于尼禄的情妇和后来的妻子波佩亚,他不太可能像一直传言的那样,在她怀孕期间用脚踢了她的肚子杀死了她。她死于怀孕期间并发症的可能性要大得多,特别是因为尼禄强烈地想要一个男性继承人。此外,尼禄非常崇拜波佩娅,在她死后他非常伤心。
萨宾娜·波佩亚
另一方面,尼禄的罪孽似乎在谋杀他的第一任妻子奥克塔维亚(克劳迪乌斯和梅萨琳娜的女儿)方面更加明显。阿格里皮娜一度组织了这场婚姻,以确保克劳狄乌斯和尼禄之间权力的连续性。但尼禄讨厌这个强加给他的妻子,想要除掉她,以便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奥克塔维亚被流放后,她的支持者爆发了起义,尼禄决定将叛乱消灭在萌芽状态。它夺走了一位不幸的年轻女子的生命。
但出于某种原因,他的一些同时代人对尼禄的主要指责却很少被过去的历史学家提及:尼禄热爱东方,而罗马帝国的东部地区也以同样的方式回报,拒绝相信他的死。
66年,尼禄离开罗马,在希腊定居了几个月,将罗马帝国的行政权交给了他的自由民!
当尼禄沉迷于公共艺术表演时,自由民赫利乌斯统治着帝国,犯下了无数的暴行,这引起了元老院的愤怒。军队中的不满情绪也在增长,蔓延到军事领导人并蔓延到整个省份。尼禄久违地重返罗马是在极其紧张的气氛中进行的,皇帝的地位很快就变得岌岌可危。
68年,元老院宣布尼禄为人民公敌(hostis publicus),他因担心遭到可耻的公开处决而逃离罗马。他向他的秘书、一位名叫以巴弗提的自由民寻求庇护。尼禄没有勇气自杀,以巴弗提将一把剑插入他的喉咙来帮助他。
尼禄的统治突然结束时还不到三十岁。
来自东方的希望
尼禄十七岁时成为皇帝,很受欢迎,并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他装饰罗马并经常组织比赛,偏爱所谓的“白色比赛”(ludi albati)——比传统比赛血腥程度要低得多,主要包括戏剧表演、音乐表演、诗歌比赛和体育比赛。仅仅因为一个被认为嗜血的人是无法忍受看到血的。
尼禄享有平民的青睐,而他所要面对的无数阴谋却更加加深了普通民众的同情心,他们对马术贵族和渴望权力的元老们本能地怀有敌意。
在尼禄统治几年后,在希腊和帝国东部省份,人们对他的性格的看法与西部省份截然不同。东地中海人尊称尼禄为“解放者朱庇特”,将他与罗马万神殿之主联系在一起。
亚美尼亚国王提里达梯一世在尼禄身上看到了密特拉的化身,从而将他的名字与神圣的太阳符号联系在一起。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帝国的部分民众,就像等待冬至一样,等待着他的“归来”吧?
V.S.斯米尔诺夫《尼禄之死》,1888
尼禄的骨灰没有安放在朱利奥-克劳迪安陵墓中,那里埋葬了他的前任,他们曾在那里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他被朴素地安葬在平乔山(Pincho Hill),当时该山被称为“花园山”。
这一事实引起了人们心中更多的疑虑,也证实了有关他可能获救的传言,尤其是这个想法诞生于尼禄深爱的帝国东部。
人民期盼君主归来,君主归来。不过,下次我们会详细讨论这一点。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