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程万:抗战时立下赫赫战功,55年在香港意外身亡,女儿成艳星
余程万:抗战时立下赫赫战功,55年在香港意外身亡,女儿成艳星
在抗日战争中,有一位将军以英勇善战闻名,他就是余程万。从黄埔军校的优秀毕业生到常德会战中的指挥官,余程万用他的军事才能和坚定意志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然而,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却在战后遭遇了一系列波折,最终在香港意外身亡,其子女的生活也陷入困境。
余程万于1902年出生在广东台山县,其父在当地是备受尊敬的人物,被称为“仁翁”。在余程万年少时,父亲就给他讲述了先辈余龙英勇抵抗的故事,激励他和兄弟们继承先人的精神,勉励他们要成为保家卫国的军人。
在父亲的熏陶下,余程万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坚定的军事人才。他经常和小伙伴们进行枪战游戏,总是扮演指挥官的角色。即便在战败时,他也总是约定下一次战争,直至战胜对手。这些游戏锻炼奠定了他成为坚韧勇敢的军人的基础。
1918年秋,16岁的余程万考入广东的一所师范大学。此时,他的报国之心越发强烈,认真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最终以第四名的成绩毕业。之后,他进入一所铁路专门学校深造,期间不仅对专业知识充满兴趣,还热衷阅读中外名人传记。当时,陈炯明发动叛变,余程万常常与同学们讨论政治问题,思考如何挽救中国面临的危机。他认为,大丈夫应该志在报国,必须学习军事之事。
这表明了当时他的远大抱负。
1924年,余程万得知孙中山先生计划创立军官学校,他认为这是实现理想的机会,毅然前往黄埔军校报名。在校期间,他时刻锤炼自己,不断丰富军事理论知识和实战能力。1928年,他成为海军局政治部少将主任,这使他成为黄埔生中第二位晋升为少将的人物(第一位为李之龙)。1934年,他担任第9师少将参谋长,之后调任第40师团长。
在江西怀玉山的战斗中,余程万表现出色,声名鹊起,晋升为49师副师长,驻守潼关。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基本未离开战场,多次表现出色。
1938年底,余程万在潼关北部英勇奋斗,与李天霞一同在湖北高安击退日军,随后坚守江西,抵御日军前进。1940年,他参加了“长沙会战”和浙西“五峰之役”,晋升为师长。
1943年夏,余程万率部进驻常德,其治军风格注重刚柔并济、恩威并施。他经常强调,信赏者可得,必罚者一定实行,奖励必须得当,罚则必须合理。在丰收季节,他亲自率领部队协助农民收割,更在“常德会战”前夕,派兵协助市民疏散,因而深受百姓拥戴。
1943年11月2日,日军以横山勇为首,十余万兵力向常德进攻。蒋介石下令余程万前往守城,并向美国总统罗斯福保证一定能守住常德。余程万在常德会战中,率领8000余兵奋起抵抗。在激烈的战斗中,部下营长阮志芳等数百人阵亡,但余程万仍然沉着应对。面对日军的猛烈攻势,他调集所有政治、卫生、通讯人员及杂役等能战之人,与敌决战。尽管常德城内大火四起,日军已经冲入城内,余程万自己也挺身而出,率领残部死守城西南一隅。
在接下来的六天里,他与部队中的政治、卫生、通讯人员及杂役等展开血战。城内充斥着硝烟,日军遭受重创,但余程万的部队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面对弹尽粮绝的困境,加之援军迟迟未到,余程万于12月3日被迫率领少数官兵渡江突围,留下部分部队继续与敌决战。
尽管部下柴意新团长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但常德城最终于11日收复。
常德会战中,余程万的表现虽英勇,但蒋介石却因其违背“坚守15天”的命令,判处他死刑。后来,在孙连仲、王耀武的努力争取下,死刑改为服刑两年。1948年,余程万担任26军军长。然而,随着卢汉在云南发动起义,他犹豫不决,一直未能采取行动。
1950年,蒋介石命令余程万前往台湾,但他对蒋的命令心存疑虑,未敢投共,最终选择前往香港。抵达香港后,他开始了商业生涯,凭借在内地积累的财富以及商业头脑,过上了富足的生活。然而,他炫耀的生活引来了匪徒的注意,在1955年8月,匪徒前往他家中行窃,激烈争斗中,余程万中枪身亡。
余程万去世后,家中无人能够有效掌权,逐渐走向没落。最年幼的女儿余华芳因生计压力,成为了香港电影中的艳星。纵观余程万的一生,他经历了年少轻狂、战功赫赫的光辉时刻,但最终却因财富而在异乡离世,生活沦为平凡。这段传奇的一生,既有英勇抗战的豪迈,也有政治风云的曲折,为中国军人的奉献和牺牲留下了深刻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