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战的舰队战怎么打?军事迷必看的战术解析
星球大战的舰队战怎么打?军事迷必看的战术解析
星球大战中的舰队战如何进行?本文将结合二战与冷战时期的海战经验,以及《帝国战争》模组中的战斗经验,为您解析战斗机反制、弹性防御和钳形攻势等战术要点。
反制战斗机
关于星战的防空部署,一个很好的理解场景是:Y翼必须抵达合适的投弹距离齐射质子鱼雷,以突破歼星舰的反导网(主要是涡轮激光炮也能一定程度拦截导弹)。由于歼星舰的探测距离有限,反击Y翼的射程也有限,因此在短短的窗口期内,可以轻易饱和歼星舰的拦截火力。
在防御战时,增加防御卫星可以起到警戒作用。这不仅会浪费Y翼的弹药去对付它们,还会迫使Y翼只能从防御圈的外面跳出超空间,否则直接跳入防御圈就会被卫星武器攻击。平时的舰队行军则依靠机动防御力量,如TIE拦截机可以集中过来从两侧夹击Y翼。当Y翼来到歼星舰面前时,能够存活的可能已经寥寥无几。平时大量铺开战斗机进行警戒,不仅可以预警,还能提前削减轰炸机数量。如果是单纯的落单歼星舰,就很容易被Y翼暴揍。
弹性防御
双方舰队互相遭遇后,是选择铺开还是集中也是一种博弈。这里引入了另一个克制防御圈的战术,即战舰集中突破。护卫舰这种反战机火力遇到歼星舰就是死路一条,如果大量铺开护卫舰,就会被主力舰逐个点死。一支集中使用的舰队可以迅速撕开防线。
防守方如果聪明一点可以采取弹性防御,护卫舰损失及时撤退,侦察机在进攻方舰队附近迂回收集信息,把敌人放进口袋,然后立刻摇几支反舰战机中队从侧后偷袭(新共人均超空间的好处),或者更激进一点把一些战舰直接跳过去。因为进攻方收缩了队形,导致反应窗口很短,反舰战斗机可以轻易撕开外围防御。
然而实际战场也是复杂的,进攻方熟练的部署护航战斗机的情况下双方都没有空中优势,接下来就是谁更擅长近距离的炮击了。
钳形攻势
新共和国由星云或者MC90等组成进攻的核心,前排为MC80b作为主要的承受伤害吸引火力的单位,将能量集中给护盾。身后是宏伟级重型巡洋舰,星云级(如果有)等极为擅长远距离射击的战舰对正面的帝国护卫舰和歼星舰迎头痛击。后方是类星体火护航航母或者坚韧级航母提供“左勾拳”轰炸机编队和护航机群。右侧分出突击护卫舰这种中型战舰从侧翼进攻,目的是攻击防空护卫舰,分散主力舰部署,切断后方的航母。
就这样,新共的攻势开始了。X翼与E翼,A翼猛扑过来与TIE系列打在一起,B翼与K翼组成左勾拳绕开狗斗区域扑向歼星舰。右勾拳的突击护卫舰猛攻防空护卫舰和吸引歼星舰,同时分出几艘去猛攻帝国护航航母。最终中心的新共主力舰一字排开把密集的火力撒向帝国的最靠近的歼星舰,逐一击毁。而MC80B和MC90可以互相轮换,依靠极快的护盾恢复交替掩护,而歼星舰的护盾恢复速度不行。
总结
深空中的舰队遭遇应该是大量战斗机和护卫舰铺开组成防御网,每个战机都是战场的节点,舰队的眼睛。就像是红警2开局出狗互咬一样。护卫舰可以为战机提供掩护让压到对方战机,但自身也冒着被主力舰击毁的风险——而在相同的距离下战斗机显然更不容易被击中。同时中队组成规模发射质子鱼雷一样能反杀护卫舰。这是互相博弈的过程。在接触后,双方舰队队形采取各自最擅长的队形展开立体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