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素”字的多种含义及其文化内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素”字的多种含义及其文化内涵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m.edu.iask.sina.com.cn/jy/iQh3IN1uWb.html

“素”字在汉语中是一个多义字,其含义丰富且历史悠久。从最初的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到后来引申出的“白色”、“单纯”、“质朴”等含义,“素”字在中华文化中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素”字的多种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素”的拼音是sù,很多小伙伴只知其音,不知其意。那么“素”的意思是什么?“素”字到底有何解释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素”字的意思,“素”是什么意思吧。

“素”字的基本含义

  • 本色,白色:如“素服”、“素丝”。
  • 颜色单纯,不艳丽:如“素净”、“素淡”、“素妆”、“素雅”、“素描”。
  • 洁白的绢:如“尺素”(用绸子写的信)。
  • 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如“素质”、“素养”、“素性”、“素友”(真诚淳朴的朋友)。
  • 物的基本成分:如“色素”、“毒素”、“维生素”。
  • 向来:如“素来”、“素常”、“素志”、“平素”。
  • 白,不付代价:如“素餐”。
  • 非肉类的食品,与“荤”相对:如“素食”、“素席”、“素油”。

“素”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义

  1. 没有染色的丝绸
  • “素,白致缯也。”——《说文》
  • “纯以素。”——《礼记·杂记》
  • “素服哭于库门之外。”——《礼记·檀弓》
  •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若士必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
  1. 用作写字的丝绸或纸张
  • “英骨秀气,洒落毫素。”——唐·李白《化城寺大钟铭》
  1. 本质;本性
  • “如彼梓材,弗勤丹漆,虽劳朴斫,终负素质。”——《文选·张华·励志诗》
  1. 带根本性的物质或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
  • 如“核素”、“毒素”、“色素”、“维生素”、“元素”、“毒素”、“因素”、“要素”
  1. 蔬菜瓜果等副食
  • “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墨子·辞过篇》
  • “果蓏素食当十石。”——《管子·禁藏》
  1. 旧交
  • “素友俱薄世,屡招清景赏。”——唐·韦应物《慈恩伽蓝清会》
  • 三国魏有素利

形容词义

  1. 白色,雪白
  • “秦伯素服郊次,乡向而器。”——《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服尚素玄。”——班固《东都赋》
  •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古诗十九首》
  • “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元·关汉卿《窦娥冤》
  1. 质朴;不加装饰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唐·刘禹锡《陋室铭》
  • “众人皆以奢靡为贵,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 空,有名无实或有实无名
  •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诗·魏风·伐檀》
  • “孔子作《春秋》以示王意,然则孔子之《春秋》,素王之业也;诸子之传书,素相之事也。”——汉·王充《论衡超奇》
  1. 平素,往常,旧时
  •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 “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 “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明史·海瑞传》
  1. 寒素,低微
  • “文帝使人问诩自固之术,诩曰:‘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三国志·贾诩传》
  1. 质数的
  • 如“素数”、“素因子”
  1. 诚心的,真情的
  • “夫公孙鞅事孝公,极身毋二,…竭智能,示情素。”——《战国策》
  •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曹植《洛神赋》

副词义

  1. 预先
  • “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国语·吴语》
  1. 向来;从来就
  • 如“素不相识”、“素不通信”

用于语言或方言中某种具有重大特色的结构单位

  • 如“语素”、“调素”

“素”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