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
宋元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
宋元时期的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是中华戏剧史上的名作。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古代民间文学的魅力,也体现了戏曲艺术的深厚底蕴。
《荆钗记》:贫贱夫妻百事哀
《荆钗记》的故事发生在南宋时期,讲述了永嘉书生王十朋与钱玉莲的爱情故事。王十朋家境贫寒,但因品学兼优,被钱流行选为女婿。婚后,王十朋赴京赶考,高中状元,却因得罪丞相万俟而被贬至广东潮阳。在回家途中,他托人带信回家,却被孙汝权篡改,导致钱玉莲被逼改嫁。钱玉莲投江自尽,幸被福建安抚钱载和所救,并收为义女。五年后,王十朋调任吉安太守,与钱载和重逢,有情人终成眷属。
《荆钗记》剧照。永嘉昆剧团供图
《荆钗记》以其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婚姻制度和人性的复杂。剧中"投江"、"祭河"、"见娘"、"舟会"、"开眼"等场景,百演不衰,成为戏曲舞台上的经典。
《白兔记》:否极泰来的人生传奇
《白兔记》讲述了后汉高祖刘知远与妻子李三娘的故事。刘知远早年落魄,被李文奎收留并娶其女李三娘。李三娘在磨房中生下儿子,取名"咬脐郎"。十五年后,咬脐郎打猎时遇到白兔,引路找到母亲李三娘。刘知远得知后衣锦还乡,一家人终得团圆。
明万历富春堂刻本《刘智远白兔记》插图
《白兔记》通过磨坊产子、白兔引路等情节,展现了民间传说的魅力。剧中的唱词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尤其是"汲水"一出,旦唱【绵搭絮】之"前腔",将李三娘的心境描绘得淋漓尽致。
《拜月亭记》:乱世中的爱情传奇
《拜月亭记》又名《幽闺记》,讲述了金元交战时期尚书之女王瑞兰与书生蒋世隆的爱情故事。在战乱中,王瑞兰与蒋世隆相遇并结为夫妻,但不久后被王瑞兰的父亲拆散。经过一系列波折,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暖红室刊本《拜月亭记》插图之《旅馆谐姻》
《拜月亭记》是一部南戏佳作,通过战乱与和平、月下姐妹情、恩爱招商店等情节,展现了乱世中的人性光辉。剧中的曲词优美,对白生动,人物关系意味深长,至今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
《杀狗记》:酒祸引发的家庭纷争
《杀狗记》全名《杨德贤妇杀狗劝夫》,讲述了好酒的孙华与酒肉朋友柳隆卿、胡子传结拜兄弟,反将胞弟孙荣逐出家门。孙华妻杨月真为了劝说夫婿,遂从邻家买狗杀死,披上人衣放后门口充当人尸,让孙华请柳、胡帮助移尸灭迹,二人皆推托不来。这才去请孙荣。孙荣就将死狗移至别处掩埋。柳、胡向官府告发孙华杀人。杨氏在公堂上说出真相,使柳、胡暴露了真面目。兄弟俩重归于好。
暖红室刻本《杀狗记》插图之《月真买狗》
《杀狗记》通过酒祸引发的家庭纷争,揭示了交友要谨慎的人生至理。该剧主题鲜明,情节曲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这四部南戏不仅展现了古代民间文学的魅力,也体现了戏曲艺术的深厚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