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尿常规正常值对照(尿常规正常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尿常规正常值对照(尿常规正常值)

引用
1
来源
1.
http://redoufu.com/351752.html

尿常规化验单是尿常规检查结果的体现。尿常规是最基本的临床实验室检查之一。尿常规检查项目一般包括11种检查指标,如尿白细胞(U-Leu)、尿酮体(U-Ket)、尿亚硝酸盐(NIT)、尿胆结石(URO或UBG)等。了解这些检查指标的标准,有助于人们了解和诊断尿常规。那么尿常规检查的正常值范围有哪些呢?

尿常规是医学检查的“三常规”项目之一,蛋白尿或尿沉渣中可见成分可出现在许多早期肾脏疾病中。对一些全身性疾病和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的诊断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同时,尿检还可以反映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通过这个检查,可以判断出相应的症状。那么,在各种检查项目中,尿常规的正常范围是多少呢?相信知道了这些尿常规正常值,对我们解读和分析尿常规化验单会有帮助。

尿常规正常值范围

  1. 尿液颜色
  • 正常范围:浅黄色
  1. 尿液透明度
  • 正常范围:清澈
  1. 尿酸碱度(尿液pH值)
  • 正常范围:一般呈酸性
  1. 红细胞
  • 正常范围:男性:0,女性:0-2(高倍视力)
  1. 白细胞
  • 正常范围:男性:0-3,女性:0-5(高倍视力)
  1. 粒子管式
  • 正常范围:无
  1. 透明管道类型
  • 正常范围:无或偶尔
  1. 蛋白质
  • 正常范围:阴性
  • 正常范围:阴性
  1. 酮体
  • 正常范围:阴性
  1. 尿路结石
  • 男性:0.3 ~ 3.55 m ol/L
  • 女性:0.00 ~ 2.64 m ol/L
  • 儿童:0.13 ~ 2.30 mol/L
  1. 胆红素
  • 正常范围:阴性

尿常规检测结果分析

尿常规检查的项目很多,一堆数字密密麻麻,把我的眼睛都浪费了。如何看待尿常规化验单上的结果?边肖教你如何分析常规尿检的结果。

尿常规检查的结果写在一张纸上,叫做尿常规检查单。尿常规化验单上的指标有:pH、尿比重(SG)、尿胆汁(URO)、潜血(BLO)、白细胞(WBC)、尿蛋白(PRO)、尿糖(GLU)、胆红素(BIL)、酮体(KET)、尿红细胞(RBC)、红细胞。

尿常规化验单是分析接受尿常规检查者身体状况的重要依据。尿检包括尿常规、中段尿培养、尿三杯试验、艾迪计数、尿蛋白定量等。所以尿检并不等同于尿常规,而通常所说的“尿检”指的是尿常规。

  1. 尿蛋白(PR0)
  • 正常尿常规检查一般没有蛋白质或只有微量。尿蛋白增多且持续的多见于肾脏疾病。但是发烧、剧烈运动、怀孕偶尔会引起尿蛋白。所以,如果尿液中有蛋白质,就需要随访观察,找出原因。
  1. 尿糖
  • 尿糖阳性要结合临床分析,可能是糖尿病或肾葡萄糖阈值降低引起的肾性糖尿。应结合血糖检测及相关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因为尿中的维生素C和阿司匹林会影响尿糖的结果,所以在查尿糖前24小时必须停用维生素C和阿司匹林。
  1. 尿红细胞
  • 在每一个高倍显微镜下,尿液中有5个以上的红细胞,称为镜下血尿。大量红细胞,称为“肉眼血尿”,可见于泌尿系统炎症、感染、结石、肿瘤等。应引起重视,并立即到泌尿外科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血尿的部位和原因。
  1. 尿白细胞(WBC)
  • 在每个高倍显微镜下,尿液中白细胞超过5个,称为白尿。当有大量白细胞时,称为脓尿,提示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1. 泌尿上皮细胞(SPC)
  • 尿中少量上皮细胞临床意义不大;大量出现时,如果能排除阴道分泌物的污染,就要考虑泌尿系统炎症的存在。这时如果加上尿液上皮细胞的形态学检查,就可以确定上皮细胞的来源。
  1. 导尿管类型(KLG)
  • 尿中管型,尤其是颗粒管型和细胞管型,是肾实质病变的征象。
  1. 尿潜血(ERY)
  • 正常尿潜血试验阴性。如果尿潜血阳性,同时有蛋白,首先要考虑肾脏疾病和出血性疾病,可以做进一步的肾功能检查。如果尿蛋白呈阴性,应该去找相关的专科医生,了解出血的部位和性质。一般下尿道出血不明显,因为红细胞没有被破坏。
  1. 尿胆结石(URO)和尿胆红素(BIL)
  • 尿胆汁和胆红素的阳性结果常提示黄疸的存在,有助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 尿亚硝酸盐
  • 尿亚硝酸盐主要用于尿路感染的筛查试验。尿液新鲜时,亚硝酸盐为阴性。如果标本放置时间过长或细菌生长繁殖,就可能是假阳性。
  1. 尿量
  • 正常人1000-2000ml/24h,超过2500ml称为多尿。少于400ml/24h或17ml/h称为少尿;少于100ml/24h称为无尿。

尿常规异常的表现

不要等到症状严重了才想着去医院检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我们的健康。那么尿常规异常有哪些表现呢?

  1. 过敏性紫癜肾炎
  • 患者有皮疹、紫癜、关节痛、腹痛、便血,肾炎如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特征。如果紫癜不典型,容易误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该病早期常伴有血清IgA升高。肾活检中弥漫性系膜增生是常见的病理改变,免疫病理学中IgA和C3是主要的沉积,因此不难区分。
  1. 狼疮性肾炎
  • 常见于20 ~ 40岁的女性。大多数患者有发热、皮疹和关节痛。血清抗核抗体、抗ds-DNA、抗SM抗体阳性,补体C3降低。光镜下,肾活检病理变化多样,除系膜增生外。病理显示“满堂明亮”。
  1. 糖尿病肾病
  • 糖尿病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眼底检查显示微血管改变。肾活检显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生,典型损害为Kimmelstiel-Wilson结节形成。肾活检可以明确诊断。
  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 可以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毒血症通过病毒血清检查确诊,肾脏发现乙肝病毒抗原成分,无需病理检查。
  1. 肾脏损伤
  • 韦格纳肉芽肿:鼻和鼻窦坏死性炎症、肺炎和坏死性肾小球是该病的三大特征。肾损害的临床特征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综合征。血清丙种球蛋白、IgG、IgA升高。
  1. 淀粉样肾病
  • 早期可能只有蛋白尿。肾病综合征一般在3 ~ 5年后发病,血清丙种球蛋白升高,心、肝、脾肿大,皮肤出现血清丙种球蛋白苔藓样黏液样水肿。最终的诊断依赖于肾活检。
  1. 恶性肿瘤引起的肾病综合征
  • 各种恶性肿瘤均可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肾病综合征,甚至肾病综合征是其早期临床表现。因此,肾病综合征患者应全面检查,排除恶性肿瘤。

尿常规检测中的注意事项

任何测试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否则测试结果可能会出现偏差。那么在进行尿常规检查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尿液检验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以使结果准确:

  1. 容器一定要干净:一般使用医院提供的容器。
  2. 收集标本时防止污染:女性应避免月经期,以防止结果受到影响。最好在检查前一天清洗阴部,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如果在收集过程中有异物落入,重新取样。
  3. 尿液采集时间:一般尿常规检查可随时进行,最好是刚采集的新鲜尿液。尿细菌培养、尿糖、尿蛋白、尿胆酸或妊娠试验都是早晨第一次尿最好。
  4. 最近几天的用药情况:如果服用维生素C可能影响检验结果,要向医生说明。

*本文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的医疗诊疗为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