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通天下”奏响柳州“向海图强”新乐章
“柳通天下”奏响柳州“向海图强”新乐章
柳州,这座以工业闻名的城市,正在通过水运发展开启新的篇章。随着航道、港口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柳州水运迎来快速发展期。今年1至7月,柳州港口吞吐量达到100.19万吨,同比增长近一倍。未来,柳州将围绕"向海经济"战略,打造西南出海大通道集散枢纽,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航道建设提速,通航能力提升
作为交通运输部和自治区"十四五"规划水运重点项目,柳江红花枢纽至石龙三江口Ⅱ级航道工程全长101.2公里,起于柳州柳江红花枢纽,止于来宾市象州县石龙三江口。目前,除4标段外,其余10个施工标段已完成交工验收。
鹿峰高速青洲大桥施工现场
柳江Ⅱ级航道工程建设指挥部综合处处长陈振电介绍,由于鹿峰高速青州大桥桥区航道整治与柳江航道施工区重叠,施工设计有变动,该工程4标段正在加紧收尾工作,预计年内可实现全线通航。
江口作业区码头正在吊装钢板
航道建设的推进将为柳州水运发展带来重大利好。柳州市港航发展中心表示,待柳江红花枢纽至石龙三江口Ⅱ级航道工程建成后,与下游的黔江航道、西江航道有效衔接,2000吨级货运船舶可经柳州直达珠江三角洲地区,增加运能,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为提升柳江通航能力,不少高等级航道、船闸工程建设工作也在提速。红花二线船闸于2022年10月已建成试通航,随着2023年柳江红花水利枢纽及一线、二线船闸的建设完成投入使用,柳江航运通过能力从500吨级提升至3000吨级,实现船舶高效过闸。
港口吞吐能力突破千万吨
2023年底,柳州港鹿寨港区江口作业区一期工程竣工验收,建设规模为6个2000吨级泊位,其中3个2000吨散货泊位,3个2000吨多用途泊位。同时,江口作业区开港运营。
钢板正在吊装进货船上。今报记者黎静摄
江口作业区码头堆放的钢板。今报记者唐绍绍怡摄
9月1日星期日,本是双休时间,但当天上午9时许,江口作业区码头上,工作仍正常进行。货场上堆放着一排排柳钢集团生产的钢板,工人们开着叉车将钢板一块块叉起,再一块块运送到靠近码头的吊塔下,由吊机将钢板慢慢吊装进停靠在岸边的货船上。
来自贵港市的杨炯强是这艘货船的船长,他站在岸边,拿着一本笔记本,记录着吊装进货船船舱的钢板数据。因为他的货船载重量是2100多吨,钢板每块是7吨,加上货船自有重量,钢板总数不能超过280块。
“我是第一次来江口作业区码头装货,而且是装钢板。”杨炯强说,他有两条2000多载重吨的货船,从贵港、来宾至广东往返跑货运,主要运送石渣等货物。8月,他接到前往柳州港鹿寨港区江口作业区码头拉柳钢钢板的货运订单,这是他第一次开船经过郁江、黔江和柳江航道到达江口港。
据杨炯强测算,柳钢钢板运送终点是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港,如果沿途的水利枢纽船闸放行时间正常,5至6天就可到达目的地。他说:“在柳州江口港营运,让我接到更多的业务。”
“今年1至7月,柳州港江口作业区完成吞吐量66.36万吨,占整个柳州港吞吐量的66.23%。”柳州北港西江港务有限公司江口作业区办公室主任赵东说,该作业区泊位年吞吐量260万吨,主要货物为钢材、矿石、水泥等。
记者从柳州市港航发展中心了解到,柳州港拥有货运企业5家,拥有20个货运泊位,最大靠泊能力2000吨。随着江口作业区投入运营,柳州港总吞吐能力突破1000万吨。
造船业迎来发展机遇
记者从柳州船舶检验中心了解到,柳州辖区在册船舶约3260艘。
进入9月,广西柳城县恒生造船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仁生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协助公司人员处理船舶技术创新升级改造项目生产场地的建设手续。此前,该公司每年可建造集装箱船、散货船、客船、游船、工程船、工务船等船舶20余艘,产能30000载重吨。
“随着河道通航能力提升,对大船需求在增加。”陈仁生说,该公司持有《二级三类钢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三级三类铝质一般船舶生产企业》生产证书,可生产5000载重吨以下的钢质船舶及小型铝质船舶。随着整个广西河运扩航建设加快,航道水深,行船方便,咨询5000吨级左右船舶的客户增多,因大船装载货物更多,能多拉快跑。
目前,该公司为符合技术创新改造升级要求,需建设规范标准化厂房,新增5000吨级环保节能新能源LNG天然气动力船舶船台等设施。改建及技术升级项目建成后,该公司可分段、分块、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船舶,并可制造5000吨级新能源LNG天然气动力船舶,将重上规模企业。
在今年7月,柳州船舶检验中心接到辖区航运公司一次性转入60余艘船舶检验的申请,预计9月将完成所有转入船舶的检验工作。
据辖区航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该公司主要为总公司运送建筑材料到广东珠三角地区,随着货运需求增加,船舶供不应求,于是该公司决定新投入60余艘船舶加入运营。
据了解,待60余艘船舶全部成功转入运营后,该航运公司将成为柳州船舶检验中心辖区内自有船舶数量最多的航运公司,自有运力增长至原来的6倍,有望解决“有货运不出”的燃眉之急,年度货运总量将比原来翻一番。
柳江航道将承担重要运输任务
柳江是珠江水系西江航运干线上游主要支流,是西南水运出海北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东经西江航运干线直达粤港澳大湾区,向南经在建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可到达北部湾国际枢纽海港,向北通过融江、都柳江连接贵州。
随着高等级航道、船闸等工程提速建设并投入使用,柳州货物在柳州港中转,有效推进“公水联运”进程,运输效率明显提升。
记者从柳州市港航发展中心了解到,2024年1到7月完成水路客货运周转量237224.8万吨公里(货运单位,等于将一吨货物运送一公里),同比增长8.57%;港口吞吐量100.19万吨,与去年全年柳州港口吞吐量相比,增长近一倍。
“柳州将围绕‘向海经济’‘向海图强’的重要使命,做好‘柳通天下’文章,大力发展水运助力柳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柳州市港航发展中心港口科科长曾峥说,未来柳州将加强水运业务指导,关口前移,引商入港,推动临港产业对外开放。
2023年12月《柳州市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6年)》实施,要求到2026年,柳州港吞吐量要突破1000万吨,水运运输周转量预计达到580000万吨公里;柳江航道(新圩至石龙三江口段)达Ⅱ级航道通航标准,实现常态化通航2000吨船舶,与西江干线航道有效衔接等。未来,柳州港要打造成西南出海大通道集散枢纽,柳江航道也将成为桂中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水运大通道,担负起西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之间物资交流的运输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