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研究发现疤痕治疗新疗法,新型抑制剂有效减少疤痕形成
上海交大研究发现疤痕治疗新疗法,新型抑制剂有效减少疤痕形成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与多伦多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在疤痕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新型抑制剂,能够有效减少胶原蛋白过度分泌,从而抑制疤痕形成。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为全球数百万疤痕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全球范围内,疤痕问题一直困扰着无数患者,无论是日常的划伤还是严重的烧伤,疤痕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造成功能障碍。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的研究为疤痕治疗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希望。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与多伦多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能够有效减少胶原蛋白过度分泌的新型抑制剂,从而抑制疤痕的形成,为疤痕治疗打开了全新路径。
疤痕是皮肤受伤后自我修复过程中的副产品,当皮肤受损,身体会调动一系列修复机制,其中胶原蛋白的过度沉积是疤痕形成的关键因素。传统上,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s)被认为是治疗疤痕的目标,但NMDAR拮抗剂的临床试验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提示科学家需要寻找其他潜在的治疗靶点。
研究团队经过深入探索,聚焦于TANGO1和cTAGE5这两种蛋白,它们在胶原蛋白分泌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TANGO1位于内质网(ER)的出芽位点,负责招募胶原蛋白,而cTAGE5则与TANGO1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胶原蛋白等大分子的分泌。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创新的多肽抑制剂,能够特异性地阻碍TANGO1和cTAGE5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抑制胶原蛋白的过量分泌,减少了疤痕组织的形成。
该研究首先在斑马鱼模型中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显示,使用该抑制剂的斑马鱼胶原蛋白纤维排列紊乱,疤痕形成显著减少,证实了抑制剂的有效性。随后,该抑制剂在人体细胞的测试中也表现出色,成功降低了多种细胞外基质蛋白(包括胶原蛋白I、III、V以及纤连蛋白和层粘连蛋白)的分泌,表明它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这项研究不仅为疤痕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还为开发针对性的疤痕治疗药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新型抑制剂的发现有望转化为临床应用,为全球数百万疤痕患者带来福音,减少手术疤痕、烧伤疤痕等带来的心理和生理负担。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曾经看似难以解决的医学难题正逐渐找到突破口。上海交大与多伦多大学的这项合作研究成果,标志着疤痕治疗领域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预示着未来疤痕治疗将更加精准和高效,为无数患者带来重塑肌肤、重拾自信的可能。随着后续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这一科学发现能够早日转化为临床实践,真正造福于民。
参考:
Raote, I., Rosendahl, AH., Häkkinen, HM. et al. TANGO1 inhibitors reduce collagen secretion and limit tissue scarring. Nat Commun 15, 3302 (2024). doi.org/10.1038/s41467-024-47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