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法律规范与实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法律规范与实践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jzcmfw.com/zixun/17297321.html

在现代金融市场中,交易性金融资产作为一类重要的金融工具,其价值评估一直是实务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公允价值(Fair Value)作为衡量金融资产价值的核心概念,在会计准则、法律法规以及司法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从法律角度深入探讨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相关问题,包括其定义、计量方法、法律影响以及争议解决等方面,以期为实务界提供有益的参考。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法律规范与实践 图1

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其公允价值的法律定义

1.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基本概念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CAS 2)的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这类金融资产通常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其持有目的明确指向短期内的变现需求。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特性决定了其价值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因此对其公允价值的准确计量显得尤为重要。

2. 公允价值的法律内涵

公允价值是基于市场参与者在公平交易中买卖金融资产时所确定的价格。在中国会计准则体系下,公允价值主要适用于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后续计量及终止确认(CAS 2)。从法律角度而言,公允价值的界定需要符合以下几个要素:

  • 独立性:公允价值应当反映市场参与者在各自知情且无关联的情况下进行交易的结果。
  • 公平性:公允价格应当是双方自愿达成的价格,而非被迫接受的价格。
  • 可计量性:公允价值应当能够通过可靠的市场数据或评估方法确定。

3. 公允价值与会计准则的衔接

在CAS 2框架下,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并且其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这种计量方式体现了“公平市价”原则,同时也要求企业在计算公允价值时遵循市场规律,避免主观臆断。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

1. 市场价格法

市场价格法是指以活跃市场上相同或类似金融工具的实际报价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操作简便性和可靠性,因为其直接来源于市场价格信号。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市场不活跃或缺乏可比交易),市场价格法可能无法准确反映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

2. 估值技术

在市场数据不足的情况下,企业通常会采用估值技术来确定公允价值。常用的估值方法包括:

  • 收益法:通过预测未来现金流并将其现值化来评估资产价值。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法律规范与实践 图2
  • 成本法:基于重置成本或历史成本进行估算。
  • 期权定价模型:用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价。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估值技术,均应当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相关规定,并且确保所使用的假设具有合理性和可验证性。

3. 市场参与者的影响

公允价值的确定不仅依赖于具体的金融资产特性,还需考虑不同市场参与者的交易行为。例如,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以及做市商在交易策略和风险偏好上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因此,在法律实务中,应当关注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因信息不对称或市场操纵而导致公允价值失真。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影响因素

1. 市场环境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如利率调整、通货、经济周期波动)对金融市场具有深远影响。例如,在央行加息周期中,债券市场价格通常会下跌,从而导致其公允价值减少;而在降息周期中,债券市场价格则会上涨。

2. 流动性

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直接影响其公允价值。流动性良好的资产通常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以合理价格变现,而流动性不足的资产可能面临较大的买卖价差或折价出售的风险。

3. 信用风险

对于债权类交易性金融资产而言,债务人的信用状况是影响其公允价值的重要因素。若债务人出现违约风险上升的情况,则相关金融资产的价值可能会大幅贬损。

4. 监管政策

政府和监管机构的政策变动也可能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产生重要影响。例如,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限制、资本流动管理等政策措施可能导致市场价格波动加剧或市场参与度下降。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争议的法律解决路径

1. 会计准则与司法实践的关系

在涉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纠纷中,司法机关通常需要参考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然而,这也引发了一个重要问题:会计准则是否可以直接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根据《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0条,“其他规范性文件”,包括会计准则在内,应当作为裁判参考,但不得直接作为法律依据。因此,在实践中,法院需要结合个案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相关会计准则的精神和目的。

2. 举证责任的分配

在公允价值争议中,双方当事人往往就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后续计量等事项存在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因此,主张某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动的一方,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3. 专家辅助人机制的应用

由于公允价值涉及复杂的会计、财务和法律知识,法院在审理相关案件时可以引入专家辅助人(Expert Witness)来提供专业意见。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法官理解技术性问题,还能提高裁判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案例分析与实践启示

为更好地理解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法律适用问题,以下选取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案情:A公司诉B证券公司股票交易纠纷案

2019年,A公司将一批股票以市价出售给B证券公司。双方约定,若市场价格偏离初始成交价格,则需要根据公允价值调整交易金额。然而,在随后的市场波动中,该股票价格大幅下跌,导致B证券公司主张减少支付金额。A公司遂以“违反公平原则”为由提起诉讼。

争议焦点:

  1. 公允价值是否应当作为调整双方交易金额的依据?
  2. 若应当,则如何确定具体数额?

法院判决:

法院认为,根据合同约定,公允价值是计算交易金额的重要依据。但由于双方未明确约定公允价值的具体计量方法和更新频率,在缺乏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应当以初始成交价格作为最终结算依据。

法律评析: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公允价值条款的理解与适用。法院通过分析合同文本,结合市场环境,作出了倾向于维护交易安全的判决。这表明在司法实践中,若无特别约定,公允价值的变动不应成为改变交易实质的理由。

建议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涉及会计准则、法律规范以及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为减少实务中的争议,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沟通协商: 在金融交易合同中明确约定公允价值的定义和调整机制。
  2. 完善内部管理: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提高法律意识: 司法机关和律师等法律工作者应加强对金融专业知识的学习,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和适用相关法律法规。

我们期待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能够形成一套更为科学、合理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确定机制,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贡献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