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区加快打造绿色低碳先行示范区
青岛高新区加快打造绿色低碳先行示范区
青岛高新区正在加快打造绿色低碳先行示范区,通过推动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们将逐渐增加新的技改项目,力争降低40%—50%的废水排放量,让整个生产过程更加节能环保。”索尔维精细化工添加剂(青岛)有限公司安全环保经理石峰说。日前,在青岛高新区各部门的全力支持下,该公司顺利配备了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系统,实现了废水回收利用,每日减少废水排放将近1000吨。
为进一步推动企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园区企业发展质量,青岛高新区持续引导企业提升生产工艺、实施绿色化改造。与此同时,立足园区产业特点和发展实际,以生物医药医疗产业为突破口,全面探索非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行模式,不断推动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在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的2024年度青岛市绿色制造名单中,青岛高新区10家企业上榜,约占全市总数的13%。
青岛尚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德生物”)正是此次入选“青岛市绿色工厂”的企业之一。尚德生物主要从事生物技术研发、饲料添加剂生产、环保用生物制剂的技术开发等业务,是生物医药医疗产业中的重点企业之一。日前,青岛高新区管委、生态环境部门引导帮助该企业在7个方面开展了清洁生产工作,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节能新装备应用、设备更新改造、余热利用、废弃物再利用等方面共计投资约703万元,预计年产生经济效益374.1万元。“方案实施后,预计可年节电175.5万千瓦时,年节水12000吨,年节约天然气43万立方米,年节约蒸汽1344吨。”尚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厂长陈强说。
接下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将基于企业自身情况,持续探索、挖掘更多的污染治理减排项目,有力促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
据介绍,目前青岛高新区整体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已全面进入机会识别与方案实施阶段,已识别出可行改进方案108个;全部方案实施预计将投入8678万元,实施后预计年可节电2430万千瓦时、年节约天然气178万标立方米、年节约蒸汽4566吨、年节水4.27万吨、年减排有机废气VOCs1.03吨、年减排危废2吨,预计年产生经济效益3253万元,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丰收”。
与此同时,立足区域长效发展,青岛高新区高度重视绿色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建成山东省首家全地下城市污水处理厂,将出水水质提标至地表水IV类标准,充分保障了全区工业生产、生活用水等再生水供应,并全面推进生态补水尾水回用工程,实现水资源“生态偶联,梯级利用”;全面淘汰燃煤锅炉实现能源供给绿色低碳化,采用天然气+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工业余热+太阳能的“五能”供热采暖方式,让可再生能源利用普及生产和生活各领域。
“我们正积极推动青岛高新区从能源供应、资源利用、原辅料绿色替代、工艺装备革新、产品升级、管理创新等角度,深挖清洁生产提升空间,形成可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为非重点行业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进行系统指导,力争将这一试点工作与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有效衔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综合与科技处处长张现宝表示。
接下来,青岛高新区将坚定走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以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为突出导向,以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化为发展方向,以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为核心,助力企业向“绿”而行,加快打造绿色低碳先行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