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可支配收入计算公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可支配收入计算公式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m.edu.iask.sina.com.cn/jy/34XPWvpeEiX.html

可支配收入是衡量个人或家庭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关系到消费能力和储蓄水平,也是经济分析和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本文将详细介绍可支配收入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概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经济指标。

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与储蓄的总和,可支配收入的计算公式为: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或可支配收入=实际收入-家庭副业生产支出-记账补贴-个人所得税。

可支配收入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可支配收入包括现金收入与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以分为:经营性净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净收入以及转移性净收入。

现金收入如何理解?

现金收入是指企业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转让财产、取得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收入时,取得的现金的部分。经营性现金收入指的是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取的利润除去与长期投资有关的成本以及对证券的投资后剩余的现金流量。

财产性净收入是什么意思?

财产性净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包括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与有价证券,不动产包括房屋、车辆、收藏品等获得的收入,还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获得的利息、租金以及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与财产增值收益等。

怎么理解人均可支配收入?

通常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生活水平成正比,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生活水平也越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报告当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工资性收入主要指什么?

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他兼职以及零星劳动得到的其它劳动收入,具体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津贴和补贴、奖金、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可支配收入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交纳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其中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包括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如利息红利房租收入等)、转移性收入(如养老金、离退休金、社会救济收入等)。

它等于GNP减去所有税收、企业储蓄和折旧,加上支出和其他的转移支付,还有政府利息支付。就是拿到手的收入。即工资收入中扣除掉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剩下的那部分。扣除它们后所剩下的钱是可以随意支配的。

计算可支配收入怎么算

可支配收入计算公式如下:

从宏观核算角度:国民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生产要素净收入+经常性转移净收入。

①生产要素收入 =劳动者报酬收入 + 各项财产性收入;

②经常性转移收入 = 补贴收入 + 赠予收入 + 无偿转移。

微观角度

从微观统计角度:国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纯收入。具体解释见统计指标说明。

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交纳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家庭总收入包括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如利息红利房租收入等)、转移性收入(如养老金、离退休金、社会救济收入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农村住户调查方案: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农村住户获得的经过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后的收入。

可支配收入可用于住户的最终消费、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计算方法:农村住户可支配收入=农村住户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财产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调查补贴。

可支配收入四个基本特征:

1.可支配收入在企业经营期内可供企业长期、持续地使用,企业不必向投资人返还资本金。而负债则须按期返还给债权人,成为企业的负担。

2.企业所有人凭其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享受税后分配利润的权利。净资产是企业分配税后净利润的主要依据,而债权人除按规定取得利息外,无权分配企业的盈利。

3.企业所有人有权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或者授权管理人员行使经营管理权。但债权人并没有经营管理权。

4.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净资产有无限的责任或有限的责任,而债权人对企业的其他债务不发生关系,一般也不承担企业的亏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