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文”字的演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文”字的演变

引用
中文国际
1.
http://www.chinadaily.com.cn/a/202403/02/WS65e27a10a31082fc043ba25c.html

汉字"文"的演变历程,从最初的象形文字到现代汉语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本文将带您追溯"文"字的历史渊源,解读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多重含义。


图源:Pexels

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远离中原的越国,危险无处不在。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越人在东南沿海地区,为了抵御水患,发明了一种独特的防御方式——他们割断头发,在身上纹上图案,模仿龙的儿子,以此来保护自己免受攻击。这种习俗在中原人看来是野蛮的,因此用"文身断发"这个成语来形容他们认为的未开化地区。

"文"字最早出现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最初的不规则图案和交错的花纹。在最早的形式中,象形文字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胸部有交错图案的人。到了公元前4世纪的小篆时期,交错的图案几乎消失,字符开始接近现代形式。

"文"字的意义逐渐演变为更系统化的图案,最终演变为汉字。《说文解字》的序言解释说,传说中的汉字创造者仓颉,模仿事物的形状创造了汉字。这些图案因此被称为"文"。当简单的模仿不再足够时,他创造了更复杂的字符,通过将一个发音部分与一个表示意义的单位组合在一起。这些复合字符被称为"字"。这种"文"和"字"的区别可以从《说文解字》的标题中看出,意思是"解释文,分析字",因为前者是一个单一的单位,而后者可以分为部分。

今天,不识字的人被称为"文盲",仅根据字形猜测字义被称为"望文生义"。

汉字构成了书写,"文"自然与文学创作联系在一起。优美的文章被称为"文笔优美",暗示着"文采斐然"的文学才华。一个写作轻松自如的人被称为"文思泉涌"。在文言文中,"文学"泛指各种书面学术作品。但在20世纪,随着西方和日本的新概念传入中国,"文学"开始特指文学学科。有"文艺"(文学和艺术)、"文艺汇演"(艺术表演)、"文科"(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统称)。

一个有书面语言的社会被认为是一个文明社会。因此,"文"也出现在"文化"(wén huà,culture)和"文明"(wén míng,civilization,civilized)中。古代文明的珍贵物品被称为"文物",而古代汉语的语言遗迹被称为"文言",与现代白话文相对。

由于白话文直到20世纪才流行起来,一些作者仍然忍不住将传统与口语混合使用,这种风格被称为"半文半白"。这种风格常常受到现代文学形式倡导者的批评。"文"字还指代超出人类直接控制的现象,如"天文"(天文学)或"水文"(水文学)。

一个文明的人不应该暴力,所以许多包含"文"的词都意味着优雅和温柔。"斯文"意味着以礼貌和克制的方式说话或行事。但如果一个自称有文化的人沉溺于不体面的行为,他们就被说成"斯文扫地"。

温和是好战的对立面,因此,在古代中国这个有时暴力的世界里,"文"经常与"武"(军事才能)相对。一个在写作和战斗方面都擅长的人被称为"文武双全"。然而,许多中国统治者害怕军事将领可能对其权力构成威胁,因此在官员中实行了"重文轻武"的国策。有趣的是,这种对比现在也被应用在厨房里。厨师需要知道何时在"武火"(大火)和"文火"(小火)之间切换。

有文化并不意味着炫耀自己的教养。正如孔子在《论语》中告诉他的弟子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几个世纪后,这仍然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

本文原文来自The World of Chinese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