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惊爆:人类意识竟源于另一维度
科学家惊爆:人类意识竟源于另一维度
人类意识的起源一直是科学界和哲学界争论的焦点。最近,一位物理学家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理论:人类意识可能源自于隐藏的维度,而非仅仅由大脑活动产生。这一理论不仅挑战了传统的神经科学观点,还引发了科学界对意识本质的深入思考。
一个令人困惑的新有关人类意识的解释理论指出,其源于隐藏维度,并非仅仅是大脑活动。一位物理学家宣称,当我们进行艺术创作、开展科学研究、思索哲学或者做梦时,我们会接通这些宇宙中不可见的层面,这或许能够解释几个世纪以来一直难以被科学理解的现象。
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的物理学教授迈克尔·普拉维卡(Michael Pravica)把这个大胆的想法建立在超维度之上,即认为宇宙由比我们所感知的四个维度(高度、长度、宽度和时间)更多的维度所构成的观点。
但他的理论极具争议,一位科学家称,普拉维卡理论的基石‘近乎科幻小说’。
“我们能够在脑海里、在数学中构想高于四个维度的这一纯粹事实,这是一份馈赠……它超越了生物学,”普拉维卡向《大众机械》表示。
数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阐释人类意识及其起源——相关理论形形色色。
一个主流理论指出,意识与大脑不同部分之间所整合的信息量有关。
另一种观点认为,有意识的精神状态由大脑中的自上而下的信号所驱动。所谓自上而下的信号,是指高级大脑区域向低级大脑区域传递信息、期望或背景的过程。
但普拉维卡的理论跳出了神经科学领域,进入了理论物理学领域。
他提出,在意识高度敏锐的时分,比如当我们进入梦境状态,或者运用大脑进行深度创造性或智力任务时,我们的意识可能会超越物理维度,进入更高的层面。
普拉维卡说,在这些时刻,我们的意识与隐藏的维度同步,并接收到大量灵感。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这个颇具争议的理论,不妨考虑以下场景。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生活在二维世界的二维生物,就像漫画书中的一个角色。现在,想象一个球体穿过你的视野平面。
当球体靠近时,它看起来先是一个点,然后逐渐变成一个越来越大的圆,接着又逐渐缩小,直至消失在视野之外。
普拉维卡将我们视作这些二维角色的一种版本。尽管我们存在于一个四维世界中,但我们只能感知到属于这四个维度的物质和能量,就像二维世界中的生物无法感知三维物体一样。
因此,我们世界所存在的局限性,致使我们无法探测到理论上可能就在我们周围的更高维度。
这便是超维度的基础——也就是宇宙由众多维度组成的这一观点,其中有些维度是隐藏着的,因为它们超出了我们物理领域的范畴。
超维度与弦理论存在关联,此理论声称,现实由比原子、电子或夸克还要小的无限微小的振动弦所构成。
随着弦的振动、扭曲和折叠,其在多个不可见的维度中产生作用,进而造就了从粒子物理学到引力等我们能够观察到的所有粒子和力。
“弦理论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超维度理论,”普拉维卡说道。“它探究的是宇宙在亚量子尺度上是怎样组合起来的。”
尽管我们能够观察到这些振动弦对我们所处维度的物理所产生的影响,但是我们无法观测到它们振动所处的隐藏维度。
也就是说——我们没法从物理层面观察到它们。
但普拉维卡表示,我们的意识或许能够触及到它们。
超维度和弦理论被物理学家广泛认可,不过普拉维卡有关它们与意识的关系的构想更具争议性——尤其因为其模糊了科学与灵性之间的界限。
作为一名拥有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的东正教基督徒,普拉维卡发觉超维度是将他的科学背景和宗教信仰关联起来的一种途径。
例如,他认为耶稣可能是一个超维度的存在。
“根据《圣经》,耶稣在地球上待了 40 天后升入天堂。如果你是一个四维生物,你怎么升入天堂?”普拉维察问道。
但他表示,从理论上来说,超维度或许能让耶稣在我们的世界与天堂之间穿梭——而天堂可能是一个更高维度或者无限维度的所在。
福特汉姆大学的物理学副教授斯蒂芬·霍勒(Stephen Holler)称,普拉维察的理论立足于“上帝的间隙”这一观点,也就是说,科学知识的空缺靠神的干预来进行解释。
他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是不够的,阻碍了真正理解和解释像人类意识这样难以言喻的现象所需的科学探究。
‘这是一种糟糕的解释机制,可谓抑制了良好科学所需要的好奇心,还教导人们说‘我不知道’是不可以的,’霍勒对《大众机械》说道。
他指出,我们在数学上处理更高维度的能力并不能证明它们实际存在,也不能证明我们的意识可以与它们相互作用。
更重要的是,由于我们目前的技术能力有限,探索这些更高的维度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粒子加速器——位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也无法为这些维度的存在提供切实的证据。
LHC 以极高的速度——高达光速——让粒子相互碰撞。
这让物理学家能够研究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构成部分,并涉足极小的维度——甚至比单个质子还要小。
但就算是 LHC 也无法揭示量子物理学所预测的高维弦。要达到那样的精细程度,物理学家需要一台更强大的对撞机。
没有确凿的证据,霍勒称超维度“近乎科幻”。
但普拉维卡乐观地觉得,这种技术有可能在他孩子的有生之年出现。
在这之前,他会继续支持超维度以及他有关超维度如何与我们的意识相关的理论。
“否则我觉得毫无意义,”他说道。“为什么学习?为什么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