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引用
简书
1.
https://www.jianshu.com/p/7479369664c7

《道德经》是道家哲学的重要经典,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邃的哲理。第二十七章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阐述了"自然无为"的思想,并强调了圣人如何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以及善人与不善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原文、注释及解读如下:

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注释

  1. 辙迹:车轮转动时留下的痕迹。
  2. 善言:指善于行“不言之教”。
  3. 瑕谪:玉石上的斑痕,引申为瑕疵、缺点、毛病。
  4. 筹策:古代用竹制的计数的器具。
  5. 关楗:关门的木闩。横的叫关,竖的叫楗。
  6. 约:本义绳索,后引申为捆绑、束缚。
  7. 救:阻止、制止、挽救、帮助。
  8. 袭:承袭、含藏、保持。
  9. 资:取资、借鉴之意。
  10. 要妙:精要玄妙。

解读
这一章是对“自然无为”思想的引申,老子用“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作喻指,说明人只要善于行不言之教,善于处无为之政,符合于自然,不必花费太大的气力,就有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并且无可挑剔。

“善行无辙迹”,善于行走的人,不会留下痕迹,寓意善于为事的人,会顺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做事,让它看起来像完全自然的一样。

“善言无瑕谪”,善于言谈的人,不会在言语上留下任何破绽,这里指善于采用不言之教,不需要过多言语,就能达到教化的目的。

“善数不用筹策”,善于计数的人,不用筹码也能计算,寓意用心默识、默算的处世态度,体现了老子无为的处世哲学。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于闭守的人,没有门闩别人也无法把它打开,这里的“封闭”并不是平常所说的封闭自己不求更新的意思,而是为了避免同类残害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善于捆缚的人,不用绳结别人也无法解开,老子在这里并不是单纯地阐发“善结”,而是用了比喻的手法,以善结借指对事物的掌控能力,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依大道行事。

接下来,老子进一步阐述圣人的行为准则:“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圣人经常善于做到人尽其才,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做到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这就叫做保持明境(含藏着聪明智慧)。

最后,老子提出“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善人可以作为不善良的人的老师,不善良的人可以做为善人的借镜。既不尊重他的老师,也不珍惜他的借镜,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迷糊。这实在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总的来说,这一章强调了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重要性,并告诫人们要善待他人和物,珍惜身边的资源和借鉴,不要自以为是,才能领悟道的精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