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3000字长文,解读民国时期军阀的形成、混战,及军阀间的恩怨情仇(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3000字长文,解读民国时期军阀的形成、混战,及军阀间的恩怨情仇(上)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03/12/53301497_1145826340.shtml

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复杂且充满动荡的时期。这一时期,当时的中国,国内军阀割据,混战连绵,使得国家四分五裂,民不聊生。这些军阀,如同一个个独立的王国,各自为政,相互攻伐,这让整个国家陷入了无尽的战火与纷争之中。与此同时,外国势力也趁机而入,对中国的内政进行干涉,甚至直接出兵侵占中国的领土,加剧了中国的混乱与苦难。

从失败到改革

清王朝的衰败,鸦片战争是个分水岭。那场战争不仅暴露了清朝军事、政治、经济上的重重弊端,更彻底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迷梦,将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的军队规模看似庞大,拥有高达80万的兵力,其中包括20万八旗军和60万绿营兵。这样的军事力量,在全球范围内都堪称数一数二。然而,这些军队的实际战斗力却令人大失所望。由于长期的腐败和缺乏训练,清军如同一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在面对仅1.5万人的英军时,竟然屡战屡败,最终不得不割地赔款,屈辱求和。

清政府的失败,为外国势力打开了入侵中国的大门。与此同时,南方的太平天国运动也趁势而起,与清政府形成了对峙之势。

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清政府不得不改变策略,开始重用汉族地主,并允许地方兴办团练,以加强自身的军事力量。其中,曾国藩的湘军,就是著名的团练之一。1860年,左宗棠也建立了“楚军”。还有李鸿章1861年建立的淮军,也是地方团体的军事力量。

到了甲午战争时期,李鸿章的淮军在与日军对决时,还是败北了。正是那场战争的失败,再次暴露了清朝军事制度的落后和腐败。在内外交困的背景下,清政府终于痛定思过,下定决心进行一场全面的军事变革。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军”建设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军事技术和制度,对军队进行现代化的改编和训练。

1895年,袁世凯的“新建陆军”作为新军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开始崭露头角。他接手并扩充了原淮军将领胡燏棻的“定武军”,从最初的4750人发展至7000人,这一举动标志着北洋军的初步形成,为后来的军事格局奠定了基础。

到了1898年,袁世凯的“新建陆军”与董福祥的“甘军”以及聂士成的“武毅军”一同归入了北洋大臣荣禄的麾下。这三支部队被合称为“北洋三军”,共同构成了清朝北方的重要军事力量。次年,为了加强高层对地方军队的控制,清政府决定对所有新军进行改编,统一命名为“武卫军”。在那场改编中,袁世凯的新建陆军被改编为武卫右军,董福祥的甘军成为武卫后军,聂士成的武毅军则变为武卫前军。同时,宋庆的毅军被改编为武卫左军,荣禄新招募的军队则组成了武卫中军。

到了八国联军期间,除了袁世凯的武卫右军因前往山东镇压义和团运动而幸免于难外,其余四军均遭到了八国联军的沉重打击。此后,袁世凯将武卫右军改名为北洋常备军,并持续进行扩充,最终形成了六镇(师)的规模,兵力达到约7万余人。后来,这支军队逐渐成为了袁世凯个人的军事力量,为他在政治上的崛起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凭借其北洋军的强大实力,赢得了帝国的支持。并在南北合议中,他成功逼迫清帝退位,并夺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但是,袁世凯的野心并未就此止步。1915年,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他准备复辟帝制,登基称帝。同年底,他宣布将“中华民国”改为“中华帝国”,并将“民国”年号改为“洪宪”元年。消息传出后,第一时间在全国炸开了锅,袁世凯的行为明显的是在开历史倒车。由此,全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讨袁的声音。尤其是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举起义旗,揭开了护国运动的序幕。在全国的讨伐声中,袁世凯最终因忧郁成疾而死,他的复辟梦想也随之破灭。

从军阀割据到军阀混战

袁世凯在世时,北洋军阀虽然内部存在着种种矛盾与暗流,但在其强势领导下,表面上尚能维持一种相对和气的局面。然而,随着袁世凯的骤然离世,北洋军阀集团迅速陷入了分裂。最终演化为三大主要派系,各自为政,割据一方。

三大派系中,首当其冲的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