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中药已被《中国药典》除名,有肾毒性还致癌
3种中药已被《中国药典》除名,有肾毒性还致癌
马兜铃酸,一种在马兜铃科植物中发现的天然化合物,已被证实具有严重的肾毒性和致癌性。近年来,含有马兜铃酸的多种中药已被《中国药典》除名,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本文将详细介绍马兜铃酸的危害,并提供中药安全使用的相关建议。
马兜铃酸,一种在马兜铃科植物中发现的天然化合物。研究显示,全球已知含马兜铃酸的植物超过600种,中国约有40种。这些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中药中,如广防己、马兜铃、关木通等,通常用于消炎和止痛。特别是关木通和细辛,这两种中药中马兜铃酸的含量相对较高。
因含马兜铃酸,3种中药已被《中国药典》除名
《中国药典》是中国药物的权威参考书,它规定了中药的使用标准和质量要求。研究指出,马兜铃酸可能引起不可逆的肾损伤,包括肾间质纤维化,甚至可能导致癌症。因此,多国已禁止使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
2003年,中国国家药监局因马兜铃酸的肾毒性和致癌性,取消了广防己、关木通、青木香的使用标准,不再允许这些药物在临床中使用。在2015版《中国药典》中,仅收录了天仙藤、细辛、马兜铃三种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广防己、关木通、青木香等马兜铃酸含量高的药物,已被除名。现今,这些药物在临床上必须严格按照处方药来管理和使用。
马兜铃酸的危害
马兜铃酸是一种已知的肾毒性和致癌性物质,主要存在于马兜铃科植物中。
1.肾脏损伤
马兜铃酸可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和其他不可逆的肾损伤,长期摄入可能引起慢性肾衰竭。
2.致癌性
马兜铃酸及其代谢产物马兜铃内酰胺与DNA结合,损害细胞,可能导致肾癌和肝癌。
3.基因突变
研究发现,马兜铃酸引起的基因突变数量远高于烟草,是已知能导致基因突变的最强致癌物之一。
所以,由于这些严重的健康风险,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禁止使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产品。
正确使用中药的重要性
1.在使用中药前,务必寻求医生的指导。专业医生能够准确诊断病情并提供适当的治疗建议。
2.服用中药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执行。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治疗周期,以防产生不良反应。
3.中药不是保健品,不能自行长期服用。即便是保健品,如奶蓟草,虽有护肝效果,但如果剂量过大,或添加剂不适应,也可能引起伤肝风险。
因此要意识到中药、保健品都有肝毒性风险,不能滥用。
4.特别是孕妇等敏感人群,在使用中药时应格外小心。告知医生你的特殊情况,以确保获得安全的治疗方案。
那鱼腥草到底有没有马兜铃酸呢?能不能吃呢?
当然能吃!
虽然鱼腥草中确实含有马兜铃内酰胺,这是马兜铃酸在人体代谢后的产物。但是,鱼腥草中含有的是马兜铃内酰胺BII、AII和FII类,而不是具有强致癌性的马兜铃酸I。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鱼腥草中的这些内酰胺具有毒性或致癌性。因此,鱼腥草在适量食用时是安全的,但仍建议谨慎,并遵循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如果对鱼腥草或其他食物有过敏反应,应避免食用。总的来说,鱼腥草可以适量食用,但应注意个人体质和可能的过敏反应。
中药的确具备特有的治愈属性,但关键在于在医生的指导下审慎使用,以保障病人的福祉。避免盲目相信未经证实的信息或随意购买中药。合理且科学的用药方法才能充分利用中药的治疗潜力。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