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索水的颜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索水的颜色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hkage.edu.hk/zh-cn/article/1657

海洋和河流都是由水组成的,但却展现出不同的颜色。有些水体(即海洋、河流、湖泊和池塘)的颜色似乎贴合它们的名字,例如黄河是黄色的。但有些却风马牛不相及,例如黑海并非黑色。究竟是甚么因素影响了水体的颜色呢?

物理因素

水本身是透明且无色的,但大部份海洋都呈现不同深浅的蓝色,这现象可以通过「光波」的特性来解释。

阳光由不同颜色的光谱组成,其中红色和橙色光的波长较长,而蓝色和绿色光的波长较短。当阳光照射到海洋时,光波可能会被吸收,也可能产生散射。如果水中仅含有水分子,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更容易产生散射,而散射的蓝光会使海洋呈现蓝色。

此外,海洋的色调亦受水深影响。水越浅,光线越容易到达底部并反射,形成浅蓝的色调,就好像希腊周边的岛屿,以水晶般清澈的海水闻名,这是因为浅水区底部的白色沙石反射大量阳光。而大多数深海区域呈现深蓝甚至蓝黑色,是因为光线无法穿透水层到达海底。

水体为何呈现其他颜色?

除了蓝色,水体也可能呈现绿色、啡色、黄色甚至红色。

绿色的水体很可能存在含有叶绿素的浮游植物(例如藻类),它们的浓度会影响水体绿色的深浅。有趣的是,水中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而产生出来的氧气,竟占全球总氧气量一半以上呢!

啡色、黄色或红色的水体则与沉积物有关。其中一个例子是中国的黄河,因为水中有大量沙石等物质积聚,令河水呈现黄色。

至于啡色的水体可能含有泥土或有机物质,而红色的水体则可能含有较高浓度的铁离子。

总结

水体的颜色会随多种因素而变化,包括物理条件(如光波的散射和海水深度)及化学和生物因素(如浮游植物或沉积物)。如果有机会游历世界,在游玩之余不妨细心留意,欣赏颜色不一样的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