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离子水、蒸馏水、纯净水、超纯水:实验室用水的区别
去离子水、蒸馏水、纯净水、超纯水:实验室用水的区别
在科学实验中,水不仅是不可或缺的试剂,更是实验精准度的关键。去离子水、蒸馏水、纯净水、超纯水,这些专业术语常常让人感到困惑。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些不同类型的水,帮助您在实验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去离子水
去离子水是指去除了水中的除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外的所有电解质离子,即去除了溶于水中的电解质物质。但是去离子水中仍可能含有不能电离的非电解质,如乙醇等。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147的定义,“去离子水是完全或部分去除离子物质的水。”目前主要通过反渗透(RO)膜和混床树脂来制取。
去离子水电导率通常在1.0-0.1μs/cm之间,但其有机物和细菌污染水平相对较高,适用于简单的清洗和制备试剂等。
蒸馏水
蒸馏水是将原水加热汽化,再将蒸汽冷凝成的水。一次蒸馏水经过再次蒸馏得到二次蒸馏水,多次蒸馏得到多次蒸馏水。通过蒸馏可以去除水中的大部分溶解性固体、微生物和气体,使水相对纯净,但可能仍含有某些挥发性物质,如二氧化碳、氨、二氧化硅以及一些有机物。
此外,蒸馏水可能还含有一些金属元素等杂质,适用于一般实验用途。
瓶装纯净水
瓶装纯净水一般指市售瓶装饮用纯净水,执行标准为《GB19298-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其检测指标主要针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如微生物、食品添加剂和气味等。
需要注意的是,瓶装饮用水并不是化学试剂,缺乏可靠性和可溯源性,在实验中使用此类水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影响和风险。
实验室纯水
对于实验室级别的纯水要求,目前引用最广泛的标准是《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此标准根据电导率、可氧化物质含量和吸光度等指标,将实验室用水分为一级水、二级水和三级水三个级别。
标准还对用水建议进行了说明:
- 一级水适用于要求严格的分析试验,包括对颗粒有要求的试验,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用水,可用二级水经过石英设备蒸馏或离子交换混合床处理后,再经0.2um微孔滤膜过滤来制取。
- 二级水适用于无机痕量分析等试验,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用水,可用多次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 三级水适用于一般化学分析试验,可用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实验用水的储存
经过纯化技术得到的纯净的水极易受到环境污染,如果储存不当,污染物质会很快融入水中,导致水质下降,进而影响实验结果。在《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标准中提到:
各级水在储存期间的主要污染来源包括容器可溶成分的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杂质。因此,一级水不可储存,需在使用前现制现用。
实验室纯水系统的解决方案
使用专业的实验室纯水设备来制备和储存实验用纯水是更优的选择。先进的纯化技术采用多种水处理技术,包括反渗透、EDI、内置大容量超滤和双波长紫外灯以及外置专利水袋技术,能够生产不同级别的纯水,满足各种实验室应用需求。
高标准的水质保证确保水中的离子、有机物、微生物和颗粒物含量极低,满足各种高精度实验的需求。其强大的微生物去除能力,尤其适用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培养等领域。
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直观,水袋设计可以在5mins内轻松更换水袋,减少了复杂的水箱清洗和维护步骤,降低了宕机时间,减轻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操作负担。
全面的售后服务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无后顾之忧。
借助专业的实验室纯水系统,确保每一次实验都精准成功,助力每位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室中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