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锦囊:投资“车位+充电桩”需谨慎
楼市锦囊:投资“车位+充电桩”需谨慎
最近内地出现一种新兴的车位投资模式,以"24小时印钞机"为噱头,宣称购买车位并安装新能源充电桩,通过共享方式运营可以获得超高收益回报。这种投资模式真的靠谱吗?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其中的风险与机遇。
图:内地屋苑车位安装新能源充电桩,数量有限额,主要以屋苑的变压器或电容容量为参考。
随着内地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对新能源充电桩的需求日益增长,官方也推出相关政策鼓励增加公共充电桩。市场上随之出现了一种新的投资模式:投资者购买车位并安装新能源充电桩,通过共享方式运营,声称可以实现年化30%以上的高收益,最快3至5年回本。
然而,这种看似诱人的投资模式背后却暗藏风险。首先,车位价格很可能包含高溢价。在当前楼市持续调整的背景下,不少位置不佳的车位存在销售压力,开发商往往需要降价出售。而这种投资产品往往是地产公司或投资者先从开发商处批量采购,再通过包装出售来赚取差价。
这种投资模式涉及多个环节:开发商、包销商、充电桩App运营商,各方之间缺乏关联,一旦出现问题,责任追究将非常困难。此外,内地屋苑车位安装新能源充电桩的数量有限额,每个屋苑的限额不同,主要取决于变压器或电容容量,安装前需要向当地电网公司和物业进行查询。
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大多数新能源车主为了节省成本,更倾向于在自家安装充电桩并在低谷时段充电。以珠海为例,低谷时段(凌晨0时至上午8时)的电费约为0.28元/度,平段(晚上7时至12时)的电费约为0.69元/度。如果使用共享充电桩,不仅需要额外花费时间等待充电,而且住宅停车场的充电桩大多是慢充,完成充电需要较长时间。
此外,市场上存在一些质量参差的电动车品牌,部分车型甚至无法获得全保,这给共享充电桩的运营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投资者在选择此类投资项目时,需要充分评估投资价值与风险,不要因为投资额较小就放松警惕,避免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