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奇迹的背后,是一场国产动画工业革命
《哪吒2》奇迹的背后,是一场国产动画工业革命
《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在上映20天内,票房相继超越19版《狮子王》和《侏罗纪世界》,闯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十,成为首部进入该榜单的非好莱坞电影。这一奇迹的创造,不仅体现了中国观众对国产动画的支持,更是中国动画工业革命的成果。
图源:视觉中国
特效炸裂:2亿角色同框的视觉盛宴
《哪吒2》的特效制作堪称神挡杀神,佛挡灭佛。其中最令人震撼的场景是陈塘关大战中,海底妖族从"虚空裂口"横空杀出,铁链碎裂、能量爆炸四散。而在结尾的大决战中,破鼎而出的妖族大军在哪吒、敖丙的率领下,与无量仙翁的阐教捕妖队展开洪流对撞,这一幕竟然有2亿个角色同时出现在同一帧画面上,其史诗级的视觉冲击感丝毫不输皮克斯和迪士尼动画大片。
饺子导演(前排左三)和参与《哪吒2》制作的四川传媒学院部分师生合影。新华社 发
工业化革命:138家特效公司5年磨一剑
《哪吒2》的成功,是国产动画"工业化"崛起的缩影。这部电影汇聚了138家特效制作公司、4000多人,耗时5年多完成了超1900个特效镜头。从BaseFX到Monk团队,从泥丸星到原力动画,从墨境天合到十月文化,全国众多优秀的动画公司共同打造了这部作品。
浙江工业大学数字媒体创新研究院院长徐育忠教授指出,"洪流对撞"场景中2亿个角色同时出现,堪称挑战动画工业的天花板。这是因为同屏角色越多,计算量就呈几何级暴涨。为了实现这一效果,团队摒弃了传统的"粒子群模拟"或"远景简化"手法,而是为每个角色绑定独立物理引擎,并开发了动态算法。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表现力,还降低了制作成本。
《哪吒1》和《哪吒2》的"诞生地"——四川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新华社发
技术革新:云计算助力动画工业升级
国产动画在特效方面的长足进步,不仅要靠制作团队不舍日夜的"内卷",更有赖于国内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等硬核科技的崛起。近年来,国产云计算硬件的大幅度升级,把动画渲染变成了工业流水线,通过AI智能降噪+GPU加速渲染,将数以十万计的渲染作业分发到数千台服务器上并行运算,相比按量计费模式开销下降90%,有效节省了制作成本。
美学创新:创造中国动画的独特风格
当前,国产动画特效制作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乃至世界领先水平。不过,技术可以向西方学,但审美不能照搬皮克斯、迪士尼和梦工厂。好莱坞动画的风格几乎是半个多世纪的世界主流标准,而中国动画则开始用自己的风格,讲述中国人自己的故事。国内大量都是历史、神话题材,要的是写意,不需要照片那样的真实感。因此《大鱼海棠》、《长安三万里》、《白蛇:浮生》等优秀作品,不追求美国动画片那种写实风或卡通风,而是将国风写意与三维动画相融合,创造出独树一帜的诗意动画美学。
《哪吒2》视觉特效制作公司墨境天合成都数字图像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区。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未来展望:国产动画的无限可能
当《哪吒2》里"2亿洪流对撞"在IMAX大银幕恢弘展开时,全球观众看到的不仅是视觉奇观,更是138家中国动画企业携手托举的数字工业体系。今天,这套体系只是"初长成",《魔童闹海》为国人打开了一扇门。包括动画、真人电影和游戏,日臻完善的国产视觉特效工业或许将为我们带来更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奇观,以及庞大到无法想象的市场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