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导致的硅谷银行倒闭:长期国债波动分析
加息导致的硅谷银行倒闭:长期国债波动分析
随着中长期国债利率逐步下滑,比如最新的2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已经接近2%,这对众多的金融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央行也在不断示警。本文以硅谷银行为例,就此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及其波动
- 示例:票面利率2.8%的20年期国债的现值
在贴现率为2.8%(即等于票面利率的时候),债券的价格等于票面价值100元,如下图:
而在加息后,比如加息20个基点,即贴现率等于3%的时候,债券的价格是多少呢?
这时候债券价格是97.03,相对于跌了3%。
而如果加息1个百分点,即加息到了3.8%(即按此来贴现),债券的价格又会是多少呢?
这时候债券的价格是86.17元,相对于原先的面值100元而言,跌幅为13.83%,约等于14%。
为什么警示?硅谷银行的前车之鉴
2023年3月,美国硅谷银行(SVB)倒闭。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硅谷银行的总资产约为2090亿美元,存款总额约为1754亿美元。
显然,在金融市场平稳时期,这种事情发生的不可思议。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 直接原因:流动性不足,被挤兑
SVB将吸收的存款用于放贷和投资。然而,过去两年创投经济不景气,银行存款吸纳不足,而放出去的钱却没能及时收回,导致预留现金不足,引发了周转问题。
- 深层原因
美联储的快速加息是导致SVB倒闭的深层原因。加息使得创投经济萧条,银行存款不足。此外,SVB投资的美国定期国债由于加息导致价格暴跌,银行损失惨重,存少亏多,现金流不足,最终不得不抛售股票来筹措资金,最终资金链断裂,银行倒闭。
- 资产负债表还原
查阅2022年的年报,我们从期限结构上来还原倒闭的元凶:长期国债在加息背景下的浮亏!
(1) 可供出售证券(AFS)
其中,可供出售证券(AFS)以国债为主,其次为居民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MBS),如下:
不过在2022年末的时候,期限在1年以内的持仓就已经有了11亿美元的浮亏,超过1年的持仓浮亏14亿,如下:
(2) 持有到期证券(HTM)
而持有到期证券(HTM)以证券化的抵押贷款(MBS、CMO、CMBS)为主,如下:
这部分证券,1年以内到期的极少,1-5年内到期的只有7.36亿(年末的公允价值为6.89亿),5-10年到期的有44.78亿(年末的公允价值为39.86亿);而10年以上的债券持仓账面价值860.38亿,其公允价值为714.26亿,亏损比例为16.98%!
综上,可见加息导致的长期债券价格暴跌,才是硅谷银行倒闭的元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