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口干、眼干、喉咙干?8种中成药帮你补津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口干、眼干、喉咙干?8种中成药帮你补津液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22/07/38579509_1147336808.shtml

津液是中医理论中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关键物质,涵盖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当津液不足时,可能会出现口干、眼干、喉咙干等症状。本文将为您介绍津液的基本概念、常见不足人群以及8种常用的补津液中成药。

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涵盖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像胃液、肠液、唾液、关节液等,皆来源于饮食水谷,经脾胃、小肠和大肠消化吸收而生成。

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关键物质,属于“阴”的范畴,是人体内液态物质的统称,细分为“津”和“液”。二者虽都属水液,但性质与功能有别:

  • 津:质地清稀、流动性强,多分布于体表,如汗液、唾液。主要滋润肌肤、孔窍,保持皮肤与黏膜湿润。《灵枢·决气》载“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其生成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脾胃强健,津液才充足。

  • 液:质地稠厚、流动性弱,多分布于体内深层,像关节液、脑髓液。主要濡养脏腑、关节和脑髓,确保组织正常运作。《灵枢·决气》言“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其生成依赖肾气,肾气足则液能正常生成与分布。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依赖多个脏腑协同:脾胃消化吸收水谷精微生成津液;肺主宣发肃降,将津液输布至全身;肾主水液代谢,调节津液排泄;肝主疏泄,保障津液运行;心主血脉,推动津液循环。

津液不足常见人群

1. 阴虚体质者

这类人群体内阴液相对匮乏,容易出现津液亏损,常表现出燥热、咽干口燥等症状。

2. 长期熬夜者

熬夜会大量损耗人体的气血津液,导致身体津液亏乏,引发皮肤干燥、眼睛干涩等问题。

3. 慢性病患者

像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等慢性病患者,由于疾病长期损耗身体,使得津液生成不足或流失过多,进而引发一系列津液不足的症状。

4. 老年人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津液的生成和代谢也受到影响,容易出现津液亏虚的现象。

8种补津液中成药

1. 天王补心丹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 。

适用于心火扰乱心神,体内津液在心窍部位亏耗者,常感觉莫名烦躁,舌尖干燥,即便大量饮水也难以缓解,睡眠中多梦纷扰,晨起小便颜色深黄,经常口腔溃疡等表现。

2. 养阴清肺丸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清肺利咽。用于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

适用于肺部津液亏空的人群,换季时鼻子干痒难耐,鼻腔周围频繁冒痘,呼吸时感觉肺部干热,咳嗽时没有痰液,或是痰液黏稠难以咳出等表现。

3. 知柏地黄丸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适用于肾中津液匮乏,虚火内生的人群,总觉得喉咙干痒像有异物,干咳不止,浑身燥热,手脚心发热明显,腰膝部位酸软无力,时常头晕目眩、耳鸣不断等表现。

4. 归芍地黄丸

功能主治: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脚跟疼痛。

适用于肝液亏虚,不能滋养筋脉和目窍的人群,双眼常有干涩、发痒的感觉,看东西时模糊不清,时常头晕目眩,面色发黄无光泽,手脚还会出现发麻、不自觉震颤的情况。

5. 麦味地黄丸

功能主治: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眩晕耳鸣,腰膝酸软

适用于肺肾津液皆不足,无法滋养脏腑的人群,常感口和咽喉干燥,轻微活动就眩晕耳鸣,腰膝部位酸软无力,夜间睡眠时出汗较多等表现。

6. 杞菊地黄丸

功能主治: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适用于肝肾阴虚,津液不能上达目窍的人群,眼睛干涩、看东西模糊不清,在强光下眼睛刺痛,迎风就会流泪,还伴有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

7. 增液口服液

功能主治:养阴生津,增液润燥。用于高热后,阴津亏损所致的便秘,口渴咽干,口唇干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适用于热病之后津液受损,肠道失于濡润的人群,高热退去后,仍感觉口渴咽干,口唇干裂起皮,大便干结难以排出,小便颜色深黄量少等表现。

8. 玄麦甘桔颗粒

功能主治:清热滋阴,祛痰利咽。用于阴虚火旺,虚火上浮,口鼻干燥,咽喉肿痛。

适用于阴虚导致虚火上炎,津液被虚火灼伤的人群,常感觉口鼻干燥难受,咽喉部位肿痛不适。

以上内容仅供医药学同仁学习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在医师或者药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用药,以确保用药安全。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