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油蟹:广东特色美食的稀有与珍贵
黄油蟹:广东特色美食的稀有与珍贵
黄油蟹是广东地区特有的螃蟹品种,以其稀有性和高价值而闻名。这种螃蟹的形成机制独特,其膏体均匀分布在蟹体中,口感鲜美。本文将详细介绍黄油蟹的形成原因、等级标准、市场价格以及最佳烹饪方法。
美味的蟹膏、蟹黄和鲜甜的蟹肉吸引了无数食客尝鲜,一口下去,满嘴浓郁鲜香。
黄油蟹稀有而价高。
黄油蟹可遇不可求的状况有望改善。
清蒸、盐焗、油焖……黄油蟹有多种烹饪方法。
黄油蟹的基本特征
大暑已至,黄油蟹迎来了最为肥美的时期。这一广东地区特有的螃蟹,本是无人问津的变异青蟹,早年被香港食客挖掘,摇身一变成为餐桌上的珍馐。黄油蟹膏体饱满,均匀地分布在蟹体当中,最多可填满九成蟹身。美味的蟹膏、蟹黄和鲜甜的蟹肉吸引了无数食客尝鲜,一口下去,满嘴浓郁鲜香。然而,青蟹转化为黄油蟹的概率极低,基本上全凭自然的造化,顶级的黄油蟹更是可遇不可求。
黄油蟹的等级标准和辨别方法
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牵头制定了黄油蟹的等级标准和辨别方法,将黄油蟹分为顶级(全油)黄油蟹、特级(头手)黄油蟹和一级(膏油)黄油蟹三个等级。
- 顶级黄油蟹的油体剖面可达90%以上
- 次一级的黄油蟹的油体剖面也可达70%
- 膏油黄油蟹油体剖面比则在50%~70%之间
黄油蟹的颜色越黄,蟹的含油量越高。每年农历5月末到8月中旬的两个多月,正是黄油蟹上市的季节。
科技手段干预黄油蟹转化率有望提高
黄油蟹因何形成?传统观点认为,受到阳光暴晒、环境刺激等影响,青蟹体内的蟹膏会逐渐融化成金黄的油脂,渗透至身体每个部位。
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吴坤则告诉记者,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正从事青蟹种质资源调查,对黄油蟹的形成机制展开研究。黄油蟹的形成原因实际更加复杂,不同等级的黄油蟹形成机制有所差别,研究团队目前还没有完全掌握其形成机制。不过他们倾向认为,饵料对膏油黄油蟹的形成影响较大,当青蟹食用白蚬、田螺等混合贝类时,转化为黄油蟹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对于全油和头手黄油蟹来说,形成机制更加复杂,和种苗以及生长环境都有关系,例如在红树林区域捕到的蟹苗,转化为黄油蟹的概率要比普通的高。
“黄油蟹的产量是没有办法预估,也难以人工干预的,运气非常好的话可能有三成膏油黄油蟹,这已经是非常理想的状况。如果你运气不好的话,可能一成都没有。”郑可可说。吴坤则介绍,每1000只青蟹中,约有两三只可以成为顶级黄油蟹。
黄油蟹可遇不可求的状况有望改善。吴坤介绍,目前通过环境调控和饵料强化,可以将膏油黄油蟹的转化率提高到30%~50%,下一步也将推进转化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黄油蟹的烹饪方法
清蒸、盐焗、油焖……黄油蟹有多种烹饪方法,不过厨师们都认为,清蒸才是吃蟹的最佳方式,才最能体现海鲜的原汁原味以及食材的品质。
“疍家妹”的老板杰哥说,清蒸黄油蟹可以配上葱、紫苏、姜,但他认为突出蟹的鲜甜滋味,就应该什么佐料都不放。“好东西就是好东西,坚持原味才最地道。”半斤到六两的蟹,水开后蒸25到30分钟即可出锅,任何调料一概不加,黄油蟹本身的咸香、浓郁和鲜甜就足以让人大饱口福。
上锅蒸之前,需要将螃蟹“冻晕”。整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先放入水,没过螃蟹的嘴巴,加入部分冰块,让螃蟹适应一下冰水的温度后,过几分钟再加入全部冰块。半个小时后,螃蟹差不多处于冰晕的状态,再用刷子清洗。
郑可可说,这个过程是为了防止螃蟹在清蒸时因受到热气而挣扎,从而断爪漏油。杰哥也表示,清洗过程中不要甩螃蟹,以防蟹油漏出。
深圳君悦酒店的刘师傅介绍,除了清蒸之外,为了适应食客们的不同需求,餐厅还有花雕醉蟹和蟹黄炒饭等做法。花雕醉蟹即用陈年花雕酒调好的料汁浸泡12小时,让蟹的香味和花雕酒的香味相融合。
炒饭是刘师傅的得意之作,新鲜米饭加入锅中与瑶柱、黄油蟹蟹肉蟹粉、海胆和鹅蛋一同快速翻炒,各色食材的香气在翻炒过程中激发,镬气包裹住粒粒米饭,食客可以感受不一样的鲜美。
清蒸黄油蟹的具体步骤
清洗:将青蟹放入冰水中或冰箱速冻区30分钟左右,使蟹处于冰晕状态,用刷子把蟹洗刷干净。蟹的肚子要打开刷洗干净,避免产生异味,从蟹盖里往外推,能挤出蟹的脏东西,再用水冲洗干净。
做法:水开后放入黄油蟹隔水清蒸,重量为3两
4两的黄油蟹蒸8分钟左右,5两6两的黄油蟹蒸25分钟左右。蟹蒸熟后,关火自然冷却3分钟后再打开锅盖,香味更加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