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上虞:科创开路 引领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绍兴上虞:科创开路 引领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去年上虞再次成功蝉联全省“浙江制造天工鼎”,加速向“金鼎”发起冲击。
以科创为开路先锋,突出“科创+产业”“科创即产业”,我区持续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强区首位战略,加快龙头产业项目投资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加强创新平台实体化运作,合力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破局“三线并进”,加快构建具有上虞特色与差异化竞争力的“4+4”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向新进军”“向数图强”“向高攀升”,持续擦亮“智造城市”金名片。
向新进军,挺起制造“硬脊梁”
去年3月开工,9月打下第一根桩基,目前正快速推进中的盈峰新能源装备项目(华东基地),作为我区首个非化工类百亿级项目而备受关注。该项目位于道墟街道的上虞智能装备生态园,总投资102亿元、用地781亩,计划分三期实施。项目定位为新能源及智能装备产业园,专注于智能电机装备、智能应急装备、新能源产业、风机装备产业研发与制造,致力于打造一个综合性、全球化的智能制造基地,也将成为我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发展、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盈峰新能源装备项目(华东基地)效果图
向新进军,向创新要发展。当前,我区紧抓长三角先进城市产业外溢、资本外溢的机遇期和窗口期,咬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不动摇,在去年7月底,正式发布《“4+4”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方案》,即大力锻造先进材料、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数智经济四大战略主导产业竞争优势,积极抢占储能与氢能、精准医疗、低空经济、元宇宙四大新兴未来产业布局机会,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先行地。
“电机在电动飞行器中的角色,相当于心脏。”卧龙电驱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飞行器的电机为航空级别,技术壁垒高且认证周期长。自2019年成立电动航空研发中心以来,公司就向城市空运、应急救援等新兴市场布局,如今其航空电动力系统在系统集成度以及能量转换效率上均领先于行业,并在去年与中国商飞完成国内首个百千瓦级可变构型分布式电动力系统的联合研发。相比本地老牌企业卧龙,于2022年落地上虞的倍飞智航(浙江)科技有限公司,则聚焦eVTOL整机研发制造,其1:1样机也在去年三季度成功试飞,飞行器巡航速度与最大航程达到行业优秀水平。
倍飞智航飞行器样机
强化创新布局,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去年,我区深化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打造创新型企业矩阵。目前已累计培育2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科技领军型企业,58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亦攀新高,全区共有6家国家单项冠军企业(产品)、3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雄鹰企业、18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四类企业数量均居全市首位。
截至目前,全区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7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96个,全省重点实验室1家。在此基础上,鼓励企业研发攻关,推进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创新联合体建设,其中由龙盛集团、晶鸿精密牵头的2项省地联动支持项目正在实施中,聚力开展航空航天高性能聚酰亚胺材料、空气主轴结构高精密零件等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实现国产替代。另外,列入2024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储备项目1项、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项目1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推进实施3项,列入2025年度省“尖兵、领雁”重点研发项目2项。
向数图强,激发产业新活力
走进拥有省级“未来工厂”头衔的皇马智能制造控制中心,只见墙上数十块电子大屏,正滚动显示车间的各类生产数据和实时画面。“公司产品从进料到成品再到出库,只需按下启动键,就能自动完成几十道甚至更多复杂的工艺流程。”皇马尚宜未来工厂负责人介绍,数字赋能,将所有的生产计划和经营决策变得更加智能化和精细化,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也大幅提升。
面对数字化浪潮,全区不同行业的制造企业争先恐后,追风逐梦。从皇马尚宜“未来工厂”、晶鸿精密“智能工厂”,到晖石药业、迪邦化工、美晶新材料数字化车间……到2024年底,全区累计认定省级未来工厂2家,数量居全市第一,省市两级智能工厂15家,数字化车间55个,“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梯队已具雏形。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1.0版全覆盖,其中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企业数量达60家,产业规模达到270亿元。
在平台建设方面,我区全面启动电机制造行业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建设,致力让产业大脑成为共享开放,赋能实业的“最强大脑”。目前电机产业大脑通过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验收,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22个细分行业,服务企业4820家,接入未来工厂(智能工厂)22个、设备13120台,还为715家中小企业累计融资15.3亿元。
数字产业化,产业更年轻。经过9年培育,e游小镇历经数字经济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巨变,基本形成以影视、动漫、游戏、视听阅读为核心的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软件开发、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产业。去年更是动作不断,e游小镇视听基地、浙江城市IP原创动画创作开发2个项目入选省大视听产业“146”项目计划首批项目库,e游数字影视制作基地推进建设,e游PARK影视数创谷规划落地中……
今年,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我区将着力在集成电路专用设备、智能电机、LED照明、电子化学品等产业形成集群,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据价值化三个方向同向发力,以打造省级数字经济产业园的标准谋划建设“杭州湾上虞数创港”,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企业培育。
向高攀升,积蓄发展新势能
面对数字化浪潮,全区不同行业的制造企业争先恐后,追风逐梦。从皇马尚宜“未来工厂”、晶鸿精密“智能工厂”,到晖石药业、迪邦化工、美晶新材料数字化车间……到2024年底,全区累计认定省级未来工厂2家,数量居全市第一,省市两级智能工厂15家,数字化车间55个,“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梯队已具雏形。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1.0版全覆盖,其中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企业数量达60家,产业规模达到270亿元。
在平台建设方面,我区全面启动电机制造行业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建设,致力让产业大脑成为共享开放,赋能实业的“最强大脑”。目前电机产业大脑通过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验收,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22个细分行业,服务企业4820家,接入未来工厂(智能工厂)22个、设备13120台,还为715家中小企业累计融资15.3亿元。
数字产业化,产业更年轻。经过9年培育,e游小镇历经数字经济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巨变,基本形成以影视、动漫、游戏、视听阅读为核心的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软件开发、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产业。去年更是动作不断,e游小镇视听基地、浙江城市IP原创动画创作开发2个项目入选省大视听产业“146”项目计划首批项目库,e游数字影视制作基地推进建设,e游PARK影视数创谷规划落地中……
今年,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我区将着力在集成电路专用设备、智能电机、LED照明、电子化学品等产业形成集群,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据价值化三个方向同向发力,以打造省级数字经济产业园的标准谋划建设“杭州湾上虞数创港”,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企业培育。
本文原文来自上虞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