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要买入英伟达的观察仓吗?
段永平要买入英伟达的观察仓吗?
在2025年开年的投资江湖中,段永平又一次站到了聚光灯下——这位被称作“中国巴菲特”的实业家兼投资人,近日在雪球高调宣布将卖出英伟达的看跌期权(PUT),试图以“打折价”建立观察仓。此举一出,市场哗然。毕竟,这位以“抄作业”闻名的投资大佬,此次踏入的是一片巴菲特从未涉足的科技深海。
段氏“抄作业”的底层逻辑:从确定性到试探性
段永平的投资哲学向来带有浓厚的巴菲特烙印:重仓龙头、长期持有、安全边际。从苹果到西方石油,他的每一次出手都伴随着对巴菲特的亦步亦趋。2023年买入西方石油时,他直言“看不懂石油公司,但老巴买了二十几个点,我跟着买100万股玩玩”。这种“搭便车”策略曾让他在苹果上斩获14倍收益,在伯克希尔持仓中攫取稳定现金流。但此次英伟达的布局,却呈现出微妙转变——当88岁的巴菲特仍在能源、消费领域深耕时,段永平已孤身闯入AI算力巨头的博弈场。
英伟达:段氏投资哲学的边界突破
英伟达的财报数据堪称惊艳:2025年Q4营收393亿美元,同比增长77.9%,Blackwell芯片单季贡献110亿美元。但段永平的入场并非盲目追高,而是通过卖出PUT锁定潜在买入价,这种“跌了接货,不跌收权”的操作,与其在苹果、腾讯上的期权策略一脉相承。他在雪球的发言耐人寻味:“虽然没完全看懂NVDA,但AI值得关注”,透露出对产业趋势的笃定与个体认知的保留。这种“模糊的正确”背后,实则是其投资体系从“完全复制”向“有限创新”的进化。
与巴菲特的背离:时代更迭下的选择分野
巴菲特的缺席或许恰成段永平的机遇。92岁的“奥马哈先知”至今未在AI算力领域落子,其持仓仍以苹果(消费电子属性)和能源股为核心。反观段永平,早在2024年便通过卖出阿里、增持拼多多完成电商赛道迭代,如今押注英伟达,更显其对“算力即权力”的前瞻判断。这种分野背后,是两代投资人面对科技革命的不同姿态:巴菲特坚守“能力圈”的戒律,段永平则在产业剧变中拓展认知边界。
成败启示录:在确定性中寻找弹性
此次操作的风险不容忽视。英伟达70%的毛利率已成众矢之的,微软、谷歌自研芯片的冲击暗流涌动,而段永平自己也坦言“看不懂十年后的竞争格局”。但纵观其投资史,“小仓位试错”恰是其风险控制的关键:早年买入暴雪娱乐仅因“相信老巴看懂了微软收购”,此次英伟达持仓预计不会超过总资产的5%。这种“用期权探路,用仓位控险”的策略,既保留了学习巴菲特的纪律性,又注入了时代跃迁的灵活性。
段永平此次的“叛逆”,本质是一场精妙的平衡术表演——在巴菲特的确定性框架内,试探科技浪潮的弹性空间。正如他在谈及价值投资时所言:“看懂老巴就是最大的懂”,而此刻的英伟达之战,或许正是这位“中国门徒”向导师递交的一份时代答卷:在传承与突破之间,为价值投资写下新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