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成语“名落孙山”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成语“名落孙山”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qulishi.com/article/202110/557310.html

成语“名落孙山”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 名落孙山

【拼音】: míng luò sūn shān

【解释】: 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成语故事】:

宋代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他为人幽默,很善于说笑话,所以人称滑稽才子。

一次,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去京城参加举人的考试。放榜的时候,孙山的名字虽然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而他那位同乡的儿子,却没能考上。

不久,孙山先回到家里,同乡便来问他自己的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既不好意思直说,又不便隐瞒,于是,就随口念出两句不成诗的诗句来: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解元,就是我国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的第一名。而孙山在诗里所谓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他的意思是说: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从此,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投考学校或参加各种考试没有被录取叫做名落孙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