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钢结构焊接中的常见缺陷与病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钢结构焊接中的常见缺陷与病害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16618412.html

焊接缺陷概述

焊接缺陷是指在焊接过程中或焊接完成后,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出现的各种不符合设计或工艺要求的不连续、不致密或连接不良的现象。根据缺陷的性质和形态,焊接缺陷可分为裂纹、气孔、夹渣、未焊透、未熔合、形状缺陷(如咬边、焊瘤等)以及其他特殊缺陷(如电弧擦伤、飞溅等)。

缺陷产生原因及危害

  • 工艺因素:焊接参数选择不当、焊接材料不匹配、预热和后热处理不当等。
  • 操作因素:焊工技能不足、操作不规范、焊接环境恶劣等。
  • 材料因素:母材或焊材质量不合格、化学成分不匹配等。

危害

  • 降低结构强度:缺陷如裂纹、未焊透等会显著降低焊接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疲劳强度。
  • 引起应力集中:形状缺陷如咬边、焊瘤等会导致局部应力集中,增加结构脆性断裂的风险。
  • 影响耐腐蚀性:气孔、夹渣等缺陷会降低焊缝的致密性,使腐蚀性介质易于侵入,加速结构腐蚀。

预防措施与重要性

  • 优化焊接工艺: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参数和材料,确保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提高操作技能:加强焊工技能培训,提高操作水平和质量意识。
  • 加强材料检验:严格把控母材和焊材的质量,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 改善焊接环境:采取措施降低环境对焊接过程的不利影响,如控制温度、湿度和风速等。

常见焊接缺陷类型及特点

裂纹

  • 热裂纹:高温下形成,沿晶界开裂,具有氧化色彩。
  • 冷裂纹:低温下形成,穿晶开裂,断口具有金属光泽。
  • 再热裂纹:消除应力处理过程中形成,与热裂纹相似。

气孔

  • 氢气孔:氢气是形成气孔的主要原因,氢气来源于焊材、母材和空气中的水分。
  • 一氧化碳气孔:由于焊接区域中的碳氧化反应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不能及时逸出而形成。

夹渣

  • 金属夹渣:焊接过程中,熔池中的非金属物质(如氧化物、硫化物等)未能完全浮出而残留在焊缝中。
  • 非金属夹渣:由于焊接电流过小或焊接速度过快,导致熔池中的金属未能完全熔化而残留在焊缝中。

未熔合及未焊透

  • 未熔合:在焊缝金属与母材之间或焊缝金属之间,未能完全熔化结合而留下的局部未熔合缺陷。
  • 未焊透:焊接时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主要出现在单面焊双面成形的焊缝中。

病害现象及原因分析

变形

焊接过程中,由于局部高温加热和快速冷却,导致钢结构产生收缩和变形。焊接顺序不当、焊接参数不合理或焊接工艺不规范,都可能导致变形加剧。变形会影响钢结构的尺寸精度、形状和承载能力,严重时甚至导致报废。

应力集中

焊接接头处存在几何不连续,如焊缝余高、咬边、错边等,导致应力集中现象。焊接接头处存在焊接缺陷,如裂纹、气孔、夹渣等,这些缺陷会成为疲劳裂纹的萌生源。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疲劳裂纹逐渐扩展,最终导致结构疲劳断裂。

腐蚀与锈蚀

钢结构在潮湿、酸碱等腐蚀性环境中容易发生腐蚀和锈蚀现象。焊接接头处由于存在焊接缺陷和残余应力,更容易发生腐蚀和锈蚀。腐蚀和锈蚀会降低钢结构的强度和承载能力,缩短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导致结构破坏。

检测方法与评价标准

无损检测技术应用

  • 射线检测:利用X射线或伽马射线穿透被检物体,通过检测透射射线的强度变化,判断被检物体内部是否存在缺陷。
  • 渗透检测:利用渗透液在毛细管作用下的渗透作用,检测非多孔性材料表面开口缺陷。
  • 超声检测:利用超声波在被检物体中的传播特性,检测物体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并确定缺陷的位置和大小。
  • 磁粉检测:利用磁粉在磁场中的排列特性,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

破坏性试验方法介绍

  • 拉伸试验:通过对焊接接头进行拉伸,测定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等指标,评估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 硬度试验:通过测量焊接接头的硬度值,评估其硬度分布和均匀性,进而推断其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 弯曲试验:将焊接接头弯曲至一定角度,观察其是否出现裂纹或断裂等现象,以评估焊接接头的塑性和韧性。
  • 冲击试验:利用摆锤冲击焊接接头,测定其冲击吸收功,评估焊接接头的抗冲击性能。

评价标准及合格判定

  • 根据缺陷的类型、尺寸和数量等特征,评估其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程度。
  • 结合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对焊接接头内部和外部的缺陷进行全面评估。
  • 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焊接接头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进行合格判定。
  • 根据破坏性试验的结果,综合评估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可靠性。
  • 考虑焊接工艺、材料和环境等因素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修复措施和治理方案探讨

修复措施

  • 未熔合及未焊透修复:首先进行打磨处理,消除未熔合及未焊透部分,然后采用合适的焊接材料和工艺进行补焊。
  • 裂纹修复:首先进行打磨处理,消除裂纹尖端,然后采用合适的焊接材料和工艺进行补焊,最后进行无损检测确保质量。
  • 气孔修复:首先确定气孔位置和大小,然后进行打磨处理,去除气孔周围的氧化皮和杂质,最后采用合适的焊接材料和工艺进行补焊。
  • 夹渣修复:首先进行打磨处理,去除夹渣及其周围的氧化皮和杂质,然后采用合适的焊接材料和工艺进行补焊。

治理方案

  • 根据缺陷类型、位置和严重程度,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方案,明确修复措施、材料选用、工艺参数等。
  • 建立严格的实施过程管理制度,包括人员培训、材料采购、设备调试、施工记录等,确保治理方案的顺利实施。
  • 在治理过程中,采用无损检测等手段对修复质量进行实时监控,确保修复质量符合要求。
  • 治理完成后,对修复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外观检查、无损检测、力学性能测试等,确保修复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 针对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不断完善治理方案和提高治理效果。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力度,推动钢结构焊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总结:提高钢结构焊接质量,减少缺陷与病害发生

  • 严格筛选原材料:确保钢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避免使用劣质或不合格材料。严格筛选原材料控制焊接材料优化焊接工艺选用合适的焊条、焊丝和焊剂,保证其与母材的匹配性。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如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确保焊接过程的稳定性。
  • 加强技能培训:定期对焊接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其焊接技能水平和质量意识。
  • 严格操作规范:要求操作人员严格遵守焊接操作规范,避免违规操作导致的质量问题。
  • 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设立奖励机制,鼓励操作人员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