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跑”到了脑膜,还有手术机会吗?
肿瘤“跑”到了脑膜,还有手术机会吗?
脑膜转移瘤是多种恶性肿瘤通过血行转移、脑脊液种植播散等途径累及脑膜,或邻近肿瘤直接侵犯脑膜的一种严重疾患。该疾病进展快,病情重,预后极差,患者平均生存期不足1个月。本文将详细介绍脑膜转移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临床表现
脑膜转移是因肿瘤细胞侵犯脑内蛛网膜、软脑膜等结构,导致弥漫性的脑脊液吸收障碍,引起严重的颅内高压;也可因肿瘤细胞侵犯颅神经或者脊神经从而导致神经损害症状的发生。
脑膜转移的临床表现包括:
- 颅内高压症状: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步态不稳、认知精神状态改变等
- 癫痫
- 颅神经损害症状:面瘫、吞咽困难、听力下降、复视、舌偏、三叉神经痛等
- 脊神经损害症状:神经根痛、颈部或背部疼痛、痛觉过敏、大小便失禁、便秘等
诊断方法
脑膜转移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磁共振成像(MRI),其影像学表现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线状增厚型:表现为脑膜的弥漫性增厚呈线状
- 结节型:脑膜转移瘤呈圆形、结节状或肿块状
- 混合型:上述两种不同形状的病灶同时存在
- 影像阴性
腰椎穿刺(腰穿)是诊断脑膜转移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进行判断:
- 脑脊液白细胞增多,蛋白升高,葡萄糖降低
- 脑脊液查到癌细胞是主要诊断(金标准)(1次腰穿阳性率50%,3次腰穿阳性率高达85%~90%)
- “液体活检”CSF ctDNA 检测
- 脑脊液肿瘤细胞标记物等
治疗方案
脑膜转移瘤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手术治疗:
对症治疗:有头痛、神经根痛症状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有癫痫时,使用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片、卡马西平胶囊等。伴有颅高压的患者,使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可临时改善症状,创造治疗条件。
手术治疗:在全身治疗(如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基础上,外科微创手术欧玛亚囊植入术+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脑室给药,可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逐渐成为脑膜转移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
欧玛亚囊植入术:操作简单,可用于鞘内化疗
脑室腹腔分流术:解除颅高压,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脑膜转移伴有颅高压的患者,脑室Ommaya囊植入(抽吸脑脊液化验、鞘注给药)+脑室腹腔分流术(持续降颅压),联合脑室给药;对于没有颅高压的患者,直接脑室Ommaya囊植入联合脑室给药。
目前肺癌脑膜转移常用脑室化疗药物为培美曲塞,而乳腺癌脑膜转移患者常用脑室药物如甲氨蝶呤、ADC药物、免疫药物曲妥珠单抗等。
患者的预后跟癌症的病理类型、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疾病发现早晚、外科干预的及时性和药物敏感性等有关,不同患者生存期可延长至半年甚至一年以上。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研究人员的不断探索,更多有效药物有望应用于脑膜转移患者的治疗。目前,包括外科在内的恶性肿瘤脑膜转移的规范化综合治疗取得新进展。尽早通过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持续缓解颅高压,通过Ommaya囊脑室给药消灭脑脊液肿瘤,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原文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