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和起诉的区别
仲裁和起诉的区别
仲裁和起诉是两种常见的纠纷解决方式,它们在启动条件、机构性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两种方式的区别,并介绍在仲裁过程中遭遇错误裁判时的应对方法。
仲裁和起诉的主要区别
关于仲裁与诉讼之间的主要差异如下所述:
启动条件迥异:仲裁得以实施的先决条件在于当事双方达成仲裁协议,明确表达出他们自愿将争议提交给特定的仲裁机关予以处理。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并不要求双方必须协商,仅需其中一方的起诉行为满足法定条件,法院便有权予以受理。若先前已选择仲裁作为解决争议之途径,则不可再诉诸于法院。
涉及的机构性质不同:仲裁委员会本质上属于民间裁决机构,受中国仲裁协会这一监督机构的制约,其仲裁员的组成亦多为律师及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兼任;相较而言,法院乃国家司法审判机关,依法行使审判权。
《仲裁法》第九条明确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仲裁院枉法裁判的控告途径
当您发现自己遭受仲裁院的错误裁判时,有多种途径来保护自身权益:
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您可以在裁决文书送达后的六个月内,向具有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提交撤诉申请。在此过程中,您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以证实确实存在错误裁判的情况。
举报仲裁员违法行为:如果您认为仲裁员在审理过程中存在枉法裁判的行为,您有权向纪律检查或者司法行政部门进行举报,请求他们对仲裁员的违法行为进行追责。这可能涉及到刑事责任等严重后果。
不服仲裁协议结果的应对方法
针对对于仲裁协议结论感到不满意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审查仲裁过程:首要任务是进行深入细致的审查,以评估仲裁过程中是否存在任何形式的非法操作,如违反现行法规的程序规则,以及仲裁参与人员是否涉及任何偏颇行为。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如果确实发现了违规现象,可以选择向法院提交申请,撤销该项仲裁裁决。在此期间,务必谨慎地收集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能够有力支撑您的观点,证明仲裁裁决存在明显的错误或不当之处。
遵守申请期限:在正式发起撤销仲裁裁决的诉讼前,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通常情况下,该申请应当自收到裁决书次日算起为期六个月内提出。
以上是关于仲裁和起诉的区别的相关回答。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不同,细节和证据的差异可能导致不同的答案。如果遇到具体法律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更准确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