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完成投资超340亿元!全力确保平陆运河2026年底主体建成
累计完成投资超340亿元!全力确保平陆运河2026年底主体建成
6月20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八场),介绍广西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建好平陆运河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平陆运河总体建设最新进展
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通江达海的运河工程,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标志性工程,建设平陆运河,对推动广西及西南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平陆运河项目总投资约727亿元,土石方开挖量约3.39亿立方米,于2022年8月28日动工建设,施工工期52个月,将于2026年年底主体建成。截至2024年6月18日,平陆运河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340.4亿元,土石方开挖约2.06亿立方米,三大枢纽累计完成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约93.3万立方米,各项建设进展顺利。
平陆运河马道枢纽施工现场。广西云-南国早报记者 邹财麟 摄
组织开展系列配套工作
为充分发挥平陆运河牵引带动作用,广西组织开展平陆运河物流运输组织研究、江海联运港区建设及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等系列配套工作,主要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规划方面,根据平陆运河建设形成的交通发展新格局,调整优化《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打造“一纵一横、六干三支”畅通高效的八桂航道网。组织编制《广西内河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统筹谋划一批包含内河航道、通航设施、港口码头、集疏运和支持保障系统等重点项目落地实施。编制《北部湾港总体规划(2035年)》,落实《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基础设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加快推进南宁港规划修编和钦州内河港规划编制,积极开展平陆运河江海联运作业区建设方案和南宁平塘港区综合开发研究,为构建与平陆运河高效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平陆运河青年枢纽施工现场全貌。广西云-南国早报记者 邹财麟 摄
技术方面,开展江海直达船型设计关键技术研发,目前5000吨级江海直达多用途船型设计已通过专业认证;开展平陆运河物流运输组织研究,深化货运量及运输经济效益深化分析研究;开展内河船航行至钦州湾的补充论证,持续跟踪暂定航区水域水文气象船舶营运等情况;同时加强船舶交通流变化对通航秩序影响研究,加强安全监管,保障航区划分后钦州湾水上交通组织平稳有序。
立法方面,为了最大化保护和发挥平陆运河航运效益,全面梳理优化平陆运河航道管理、船闸调度、港口布局、水量要求等航运系统运行要素,发挥相关主体保护运河核心功能作用,编制《广西壮族自治区平陆运河保护与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为平陆运河畅通、安全、高效运行提供重要的法治保障。目前,《条例》通过了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正在按照立法工作方案推进《条例》下一阶段审议完善工作。
产业方面,印发平陆运河经济带总体规划,组织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贵港等5个核心区城市以及9个联动融合区城市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方案,推动各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平陆运河经济带正在朝着“新时代内河生态经济标杆发展带、西部陆海新通道区域经济创新合作带、向海经济先行区支撑引领带、江河海联动港产城融合发展驱动带、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带”的方向有序推进建设,计划到2035年基本建成繁荣、创新、开放、畅通、绿色、幸福的现代运河经济带。
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进展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部署要求,全力推进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规划实施体系加快构建。自2023年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平陆运河经济带总体规划以来,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贵港等核心区5市,以及平陆运河集团先后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分别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规划实施方案。自治区有关单位也相继制定经济带文化和旅游发展、沿线产业园区建设等规划或方案,为经济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现代产业走廊加快培育。惠科电子北海产业新城一期、宇培(南宁)电商冷链产业园、防城港云朗科技园一期工程2标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南宁比亚迪碳酸锂电池材料、钦州石化产业创新中心、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三是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完善。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南宁经崇左至凭祥城际铁路、横州至南宁高速公路等相继建成,成功申报防城港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红沙核电3号机组)投产发电。
四是对内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取得积极进展,先后与上海、贵州、海南、广东等省市签署合作协议(备忘录)。区内城市协同发展持续深化,贵港市与玉林市签订建设平陆运河经济带产业合作框架协议。
平陆运河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下一阶段,广西将持续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平陆运河建设,以“四个一流”打造优质工程、以“四个最优”打造绿色工程、以“三个过硬”打造廉洁工程,全力以赴确保2026年底主体建成目标的实现。
一是采取强有力措施,跑出“运河新速度”。编制总体进度大纲、量化工程节点指标、推行网格化管理,实现“以周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年”的目标,满配“人、机、料”,保证运河建设快速推进。下半年,全力冲刺完成形象投资200亿元,开挖土石方1.1亿立方米的年度目标任务,并实现土石方综合利用,完成回建及新建6所学校、16座保通桥梁、年度土地复垦等项目的施工并移交地方,为2026年主体建成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二是秉持工匠精神,打造“运河新标杆”。在平陆运河优质工程检查专家组的指导下,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制定了高于行业标准、严于国家标准的平陆运河设计、施工技术、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全力以赴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我国首个全生命周期智慧运河,提升运河工程建、管、养全过程的一体化管控能力。
三是坚持绿色打底,描绘“运河新画卷”。对标对表绿色工程创建工作任务清单,全力推进土石方综合利用、表土存放及边坡防护、沿线饮用水安全等专项工作。
四是保持“严”的态势,营造“运河清风带”。压实各方廉洁建设责任,推动合规用权、廉洁从业。以过硬责任落实、内控机制、外部监督形成强大合力打造廉洁工程。